《圆梦巨人》是一部温馨动人的奇幻电影,通过友谊的力量击败邪恶的魔法师的情节,展现出正义、勇气和爱心的力量。这部电影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对友谊有了更深的理解。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一些圆梦巨人观后感的范文,供你参考学习!
圆梦巨人观后感1
在暑假的时候,学校带着我们去看了一部迪斯尼的电影——《圆梦巨人》,内容是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巨人的故事,是一部感动人心的电影。
当天早上,我们怀着万分期待的心情。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圆梦巨人会是怎么样的一部电影,终于,我们出发了,到了电影院之后,我们更加兴奋,我们迅速坐下后,电影就开始了,我们认真地看着电影,看到有趣的片段就哈哈大笑,看完电影后,我们就返回学校了。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我觉的电影中的小女孩聪明、冷静、也很机灵,也告诉圆梦巨人他不应该受众人摆布,我也觉得圆梦巨人很勇敢,即使那些喜欢欺负他的巨人身材壮硕又凶恶,他却愿意为了保护小女孩挺身而出,请求女王帮助他们,击退那些邪恶的巨人,并把他们送到孤岛,也让故事有了一个快乐的结局,而我觉得最好笑的部分是当圆梦巨人想称呼“女王陛下”时,却不小心讲成了“女王屁下”,不只有我而已,几乎全部电影院的人都笑了出来呢!
我已经六年级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跟全班同学一起去看电影,也许有,也许没有,但我相信,不论是这部电影的情节,还是看电影的情形,或者是我们看电影时,心中的喜怒哀乐,都会像我所有的快乐回忆一样,深深记在我脑海里。
圆梦巨人观后感2
最近牙齿君非常调皮,今天中午忍痛和它别离了。正好今天是圆梦巨人首映,就买了晚上8点场,果然今天是“离别”主题日。冲着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想着电影应该不错。电影剧情非常简单,孤儿院长大的小苏菲在某一个夜晚,看到了圆梦巨人“好心眼”的真身,然后就被“好心眼”带回了巨人国自己的约百来平米的洞穴住宅。巨人国总共有10位国民,“好心眼”是素食者,最爱吃臭黄瓜以及用臭黄瓜制作的放屁神器“绿色雪碧”。
最强大的巨人则是食肉一族,喜欢吃人类这种美味的人豆子。“好心眼”在巨人国属于高个子里面的最矮子,经常受到其他巨人的欺负,但是“好心眼”却有一项牛逼技能,可以根据人们的愿望制作出相应的.梦,然后通过一直大喇叭把梦吹入人们的脑海,「这只大喇叭用来吹百鸟朝凤效果应该不错」。一天“好心眼”执行任务时经过九巨人地盘时被他们发现,九巨人就当场戏耍了“好心眼”,小苏菲的毯子不慎遗落在巨人地盘上。意识到此事的后果后“好心眼”把小苏菲送回了孤儿院。
但是因为不舍又把小苏菲接了回来。此时的九巨人根据小苏菲遗留在毯子上的味道,追寻到了“好心眼”的水帘洞造梦工厂,打砸破坏一番一无所获之后悻悻离去。小苏菲在树屋之中看到英国女王画像后心生一计,借助英国女王的'力量最后把九巨人制服,并流放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看着看着电影居然睡意上来,在使人想睡觉做梦这一点上,电影无疑是成功的。感觉电影少了很多斯皮尔伯格以往的拍摄风格,更多了一点童心,可能这就是古稀之年老斯对世界的一种美好表达吧。
圆梦巨人观后感3
这部电影的特效效果真好,整体情节温馨,多彩梦灵光流动,与女王共餐时超逗。导演过ET的斯导怎么会吓孩子!书中苏菲和BFG讨论巨人去哪些国家抓人吃、不同地区的人有什么样味道的情节都没了,甚至都没见到抓人的镜头(除苏菲外)。当然,书中BFG说,人豆害死自己人比巨人吃掉的人要多很多,但巨人们和同类动物之间从不互相残害,在电影中同样消失了。
苏菲和BFG都是自己世界的弱者,苏菲在孤儿院被院长关禁闭,BFG被吃人巨人嘲笑欺凌。苏菲的形象比原著中更勇敢有主见,鼓励BFG反抗不再被欺辱。书中,好梦叫金铃铛,坏梦叫进漩涡,BFG通过给孩子们捕梦吹梦赔偿吃人巨人犯下的罪过。影片里,BFG和苏菲也最终圆梦,他们不再孤单。
细节上,与原著不同之处还有苏菲被吃人巨人发现而被送回孤儿院,BFG先前带回的男孩被吃掉了,给吃人巨人的噩梦放在了抓捕前,吃人巨人被扔在孤岛上,BFG又回到巨人国。不过,电影翻译的吃人巨人的名字不如书里的生动,少了罗尔德达尔滑稽古怪的风格,而且TheBFG是bigfriendlygiant的缩写,故好心眼儿巨人比影片名更贴近本意。
片尾,在BFG和苏菲对话结束后,他们指尖对在了一起,如同ET和巴鲁摩尔。这是对此前导演ET的怀念与致敬,是BFG和苏菲的约定与信任,也表达了两片的异曲同工。ET和BFG都有向善为善之心,所以虽来自不同的世界,但最终他们能与孩子成为朋友。
罗尔德·达尔是个童心未泯的作家,所以他作品的特点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稀奇古怪的名字、对好人的大力赞美和对坏蛋的无尽嘲讽。晚饭时和儿子谈起此书,儿子将此书归为四个要点:抓住苏菲、看见吃人巨人、报告女王、抓吃人巨人。我觉得书里有意思的.地方是苏菲与好心眼巨人谈论吃人巨人抓人的地区以及不同地区人的味道,与女王共餐时好心眼巨人用的大个头儿的餐具。书中,有哲理的是巨人之间和同类动物之间不互相残杀,人类害死的同类比吃人巨人吃掉的多得多。英式冷幽默、辛辣的嘲讽体现在吃人巨人的结局,在一个爬不出的深坑,吃着难吃的大鼻子瓜且被人类参观。作为大人,我也喜欢此书,想喝下气可乐、来个响亮的辟啊啊,睡觉时有金铃铛的好梦,和好心眼儿巨人去捕梦吹梦。
圆梦巨人观后感4
暑假,我在家里观赏了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圆梦巨人》。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的是:孤儿院里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一天夜里睡不着觉,在“巫师出没的时刻”看到一个和楼房一样高大的巨人,从此小女孩开始了冒险之旅。也和好心眼儿巨人从一开始的彼此不信任,到最后诚心相对,建立起了非同寻常的友谊。
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情节莫过于是他们一起去捉梦的时候了。千千万万个梦闪烁着它们独有的光彩,让画面显得那么唯美,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金色的美梦、血红色的噩梦等等,也是在这里,苏菲和好心眼儿巨人的友情得到了升华。当食肉块巨人想吃掉苏菲时,好心眼儿巨人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保护了苏菲……
看完电影,我不禁感叹:信任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强大到可以创造友情,甚至跨越种族!苏菲和好心眼儿巨人来自不同的世界,但他们诚心相对,相互信任,两人之间靠诚信消除了种族的距离,终于成为无所不谈的好伙伴。如今,能够像这样朋友之间真心相对的人,又有多少呢?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珍视自己身边每一份纯洁、珍贵的友情,朋友之间以心换心、以诚相待,这样,你便会为自己拥有那么多真心朋友而感到幸福和快乐!
圆梦巨人观后感5
《圆梦巨人》是一部非常梦幻,充满童真并还有几分幽默的影片。
影片情节是这样的:苏菲原本是个可怜的小女孩,某个晚上他看见了圆梦巨人BFG,BFG把她带到了巨人国,这里有九个吃人的巨人。苏菲原本以为他会吃掉她,后来才明白他其实是一个“好心眼巨人”,BFG好不容易防止苏菲被其他巨人吃掉。他们一起去捉梦,去吹梦这真是有趣极了。最后苏菲为了不让那些巨人再祸害他人,让伊丽莎白女王派出军力把那些巨人流放到很远的小岛。影片最后BFG把一个很好的美梦给了苏菲:她内心的渴望:在王宫里起床,甚至能远远的望见BFG在他的巨人国种了许多更好吃的’蔬菜,看见了他歪歪的窗户,对她说:早安!BFG!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虽然苏菲是个身高不到2米的小孩子,但却胆大的不得了,敢站到伊丽莎白女王的王宫的窗台上。BFG身高七米多,却惧怕其他的巨人,在苏菲的不断鼓励下才变得勇敢。所以我们不要以貌取人,更帮助那些不敢去做的人。
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国家,但唯独就是没有巨人国。影片虽然很不科学,很像一个童话,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小说改编的。这个故事很美很梦幻,我还明白了为了我们的幸福有些人在默默付出,比如老师、父母、警察……或许有些人我们并不在意,但这些人就在我们身边!
圆梦巨人观后感6
据说这是斯皮尔伯格筹备将近十年的作品,年近七十的他或许已经到了看见小孩子就喜欢的程度。于是这部电影就像是一部诚意满满的送给每一个还在幼年时的人,而且还真的只是送给小孩子看的。
当英国女王和其他人喝了向下冒气的饮料那一段时,我可以很清晰的听到影院内每一个人的笑声——就连我自己也笑了。斯皮尔伯格就像是一个孩子,在讲述着一些梦幻般的故事,他自己也深深的沉迷在其中。他就像那个巨人,在这几十年里不知道传递了多少梦想给全世界的人。
电影中吃人的巨人也从未吃过人,一两个还长得憨厚可爱,这种想象也只能存在于小孩子的世界中。而问题就在于如果抛开这个因素的话,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其实亮点不多。我不愿意相信英国女王就因为一个噩梦而决定和好心眼儿巨人合作,甚至还承诺只进巨人国一次。我更不愿意相信英国军队在抓住那些巨人之后居然只是将他们流放到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上,而且还希望他们能够吃素。
而在苏菲和巨人的感情上也没有太多足以打动人心的地方,一切都那么的梦幻,以至于没人会相信他们看的是一部关于童年,关于梦想的电影。只因一切都是那么的中规中矩,只因在这其中看不到任何一个应该属于一个大师级导演的.惊人想象力。
但导演毕竟已经年近七十,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或许早已退化,他只想好好的给孩子们讲个故事,讲一个关于他和这个世界的故事。当越来越多的新兴导演充斥着电影圈时,斯皮尔伯格就像一个与世无争的老爷爷,在夕阳的陪伴下抚摸着靠在自己大腿上小孩的金色秀发,一脸慈祥和温柔的说:“苏菲,今天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可能不怎么好听。”“没事,爷爷讲的都好听。比那些大人的好听多了。”
圆梦巨人观后感7
今天看完了一部影片,圆梦巨人,带有几分幻想,又带有几分期待。
影片的主要内容围绕一个在孤儿院,但从不安分的小孩子苏菲展开,她遇到了给大家造梦的巨人,一个为了伙伴的过错而努力的巨人。自己可以受到他们的侮辱,不能够忍受的是自己珍重的人豆豆受到他们的打击。
不能理解他们执着于吃肉,不能理解他们肆意的破坏。但他千百年来所做的一切就只是忍受,即便这一切并不公平。好在,每个人的梦境令他开心,令他找到自己生存的意义。他会细心地照顾每一个人豆豆,为自己说错话而抱歉,在意他人的情绪,即便这样的结果伤害到了自己。女孩出了主意,能够让他远离自己的伙伴,享受自己看似孤独的一生。好在,他并不孤独,那样的一个大耳朵,能够听见万物的声音。继续敬佩万物,继续度过自己的生命。
好在结局还算完美,偏向动画的电影,却也有现实的穿插。他们遇到了英国女王,并且向其求救,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困境,也体会到了和之前截然不同的人生。英国女王的款待,好心眼的分享,即便这样一个分享带有一定的喜剧效果。英国制度化礼仪化的生活,女王所呈现出来的优雅。从来没有发过火的好心眼,在面对人豆豆即将被伤害时的反抗,愤怒。好心眼对于人豆豆细致入微的照顾,慈祥的眉眼。
最后的最后,远方的他带给我们的笑容。旅途中一个个的笑容,都是他曾经带给我们的,对于经历过这些的人来说,就已经是最珍贵的回忆,即便之后再也没有遇见的机会。就像是我们曾经梦到的一个个的美梦,我们经历的一段段的人生。会有别人欺侮,但是美好永远占据内心的全部。会有别人没有理由的挑衅,对于这些,我们所做的不过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会有珍重东西被破坏的愤怒,会有奋起直追的守护,即便对手强大到不能够战胜,即便最终的结果也只是如此。会有对于世界美好的相信,对于别人好意的感激。会有曾经美好生活的记录,让这些都成为更好的自己。会有让自己爱的人追求那份爱与自由,即便之后的生活所拥有的不过是道听途说。会有最真挚的笑容,会有释然之后的快乐。感觉就像是在过自己的人生,感觉就像是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经历,感觉中间的千奇百怪就像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现在在家的时间远比之前长,也会想到自己的生活,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曲折。做的更多的不过也是百无聊赖的刷手机,没有那么多对于自己的要求,也不过是一种懒散。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但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本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够割舍掉的一部分。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然相同,每个人的人生都没有办法复制,曾经经历过的那些,都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印记,都是我们之后的倒影。而我们经历的这一切,也都有一个巨人在看着你,看着你的喜怒哀乐,倾听你的心声。从来不是一个人,也从来不会说有一段不如意的人生。只不过是经历,只不过是人生,或者也有可能只是一个噩梦罢了。
圆梦巨人观后感8
10月14日,《圆梦巨人》在中国大陆上映,15日周六,我带着对片名的好奇心走进影院。
《圆梦巨人》故事概要:苏菲是孤儿院里的一个小女孩,一天半夜,她走到阳台,发现一个楼房高的巨人。巨人便把苏菲带回巨人国,在巨人的家里,苏菲要求巨人放她回家,巨人却担心她会泄露巨人的秘密。其他巨人都吃人,而这个巨人却只吃一种自己种的瓜。苏菲称呼这个巨人为好心眼巨人,他是巨人国最矮小的巨人,经常被其他巨人欺负。好心眼巨人帮苏菲躲过食肉巨人的搜捕,于是他们之间便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吃人的巨人们半夜会去抓小孩吃,而好心眼巨人为了帮巨人们赎罪,常常跑到巨人国山顶的一个湖面下的世界里捕抓梦,并收集起来,夜深人静时把好梦吹给熟睡的人们。为了阻止食肉巨人们继续抓小孩吃,苏菲和好心眼巨人研制了一个巨人吃小孩的噩梦,偷偷混入皇宫把噩梦吹给女王,女王得知后盛情接待了苏菲和好心眼巨人,并出兵把食肉巨人抓起来流放在荒岛里。
《圆梦巨人》的画面极具艺术感,细腻的虚构场景与现实场景交融地非常生动逼真,3D的影像给影院观众带来奇幻的视觉体验,画面秉承欧美童话风格,带领观众走进童话世界。
剧中的苏菲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小女孩,她很机智,也很具有冒险精神。而好心眼巨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邋遢的糟老头,但他常常跑到山顶用他的一双大耳朵倾听万物的对话,跳进湖面下的世界捕捉各种各样的梦。他们都是各自国度中弱势的群体,他们没有像其他同类电影那样展现出大英雄的气概,只是以平凡普通人的身份去冒险。故事情节并没有太多起伏跌宕,甚至有些观众会觉得情节很俗套,但是我挺欣赏编剧让这两个看似平凡的人物在荧屏上展现出弱势群体的心灵与勇敢。每当我看到好心眼坏人那略带忧伤的眼神和邋遢的白发,我总忽略他那高大的身躯,他的确代表了反抗的弱势群体,即使身躯高大,骨子里还是很卑微。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的,食肉巨人没有被处死,只是被流放荒岛吃瓜来改掉吃人的习性,好心眼巨人也离开了苏菲,回到巨人国继续捕梦,苏菲也留在了皇宫。
这部电影以梦为线索,但这里的梦并不是像《盗梦空间》那样大篇幅描述梦的场景,这里的“梦”只是个会飞的小东西,还能把各种梦搅拌在一起,这让情节增添了一分奇幻色彩。好心眼巨人用吹梦来给人们带来好梦,用梦来向女王求救,最后还跟苏菲诉说那耐人寻味的“苏菲的梦”,甚至我认为苏菲和好心眼巨人是通过捕梦吹梦来增进他们之间的信任。
就个人而言,《圆梦巨人》是非常适合一家大小齐齐在影院观看的奇幻冒险类电影,剧中不乏搞笑桥段,甚至有些桥段让全场捧腹大笑,故事情节比较浅层,小朋友也能看的懂,但是我觉得这是没有多少教育意义的,这也是当今主流童话冒险类电影的’通病,现实化的虚构动画让影像变得生动逼真,奇幻的场景和故事情节扣动人心,同时观众会忽略思考影片的深层内涵,所以现在很多同类的电影会打重点放在打造画面上面,很少会再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