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电影,它以美食为载体,讲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影片通过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展现了家庭的温暖与羁绊,以及生活的喜怒哀乐。它教会我们珍惜眼前人,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份情感,同时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品尝生活中的美食。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美食与情感交织的人生,让人回味无穷。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一些饮食男女观后感的范文,供你参考学习!
饮食男女观后感1
今天的民间文学课做了个电影与民俗的专题,讲到饮食与情感,代表电影就有徐老怪的《满汉全席》啦,周星驰的《食神》,李安的《饮食男女》,于是乎老师就放了《饮食男女》来看,会放电影给我们看的老师我最喜欢了,哈哈~~~
电影一开篇就是诱人得不得了的美食,烟雾缭绕的厨房里,老朱做着他们家所谓的的家常菜……所有同学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大叫着不可思议,总之也让我们过足了眼瘾。
吴倩莲在里面我老觉得不搭调,一直浮现出她那黑衣的小龙女,赵文瑄赵蜀黍的出现着实让我惊喜了一把,于是每当有他的镜头,我就陷入了花痴状态……幸好最后吴倩莲没有和他在一起!!
看了好一会才看出“老巫婆”是归亚蕾,操着一口湖南腔,我和旁边的舍友诧异着她原来也演过如此“不正经”的角色啊!
片中老朱最后和可以当自己女儿的人走在了一起,全班都沸腾了!!我瞬间想起了张爱玲的《心经》,父女之恋,最后父亲却和女儿的好朋友私奔了,这文章曾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有种说不出的诡异,李安最后在电影里也来这么个情节,是想怎样啊啊啊!!!
老师推荐我们去看《喜宴》和《推手》,以前听说过很多次了,总是提不起兴趣,不过现在我准备要去看了。我现在才发现李安真是不错,《断背山》原本也是我很喜欢的、
鉴于电影中老朱作为五星级饭店厨师的待遇相当不错,所以我决定要让我《模拟人生》里的市民从政府跳槽去当厨师了!
饮食男女观后感2
《饮食男女》是导演李安继《推手》(1992)《喜宴》(1993)后的另一部作品,也是其“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品。在其中,导演李安延续了前两部作品的拍摄风格,以客观,理性的眼光表现着家庭的矛盾与冲突,凸显着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其中父亲这一形象的三种不同对待问题的选择,是对当代父亲的影像表达。本文从《饮食男女》入手,谈谈对导演李安的“家庭三部曲”的个人浅解。
首先要谈的就是题目,一个电影的题目是整部电影的核心概括。对于这部电影的题目,导演将“饮食”与“男女”分别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字体。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别具匠心的安排,暗示着电影的主题:“明为饮食,暗写男女”。饮食在片中作为线索,紧扣着剧情的发展;男女关系则为电影的主要叙事内容,作为整部电影的血肉。从开篇的“朱爸”精湛的厨艺开始,到结尾“朱爸”与家倩最后回到饭桌上都与饮食有关。整部影片总共描写了六次吃饭的场景,每次吃饭都紧紧相扣,推动着剧情的发展。朱家很有意思,几乎每次吃饭都有一个人宣布一件事情。这也侧面反映出了中国这种家庭的餐桌文化。第一次吃饭,家倩最先提出了想要离开家,交代了朱家的家庭情况,介绍了锦荣,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做好了铺垫,买下了伏笔。第二次吃饭家倩提到了房子问题,她的积蓄打了水漂,朱爸说:“你还可以继续在这里住下去”,为其结局做了伏笔。第三次吃饭,家宁宣布离家。第四次吃饭,家珍宣布了离家。第五次吃饭,朱爸宣布了与锦荣的关系。在这几次吃饭中,第五次吃饭是最具闹剧性质的一顿饭。在这次吃饭之前的混乱,从两个女婿抓鸡的乱,到朱爸做饭的频频失误,都预示着这次吃饭会发生不寻常的事情,是一场闹剧。第六次吃饭,只有朱爸和家倩,作为电影的结尾,深化电影的主题,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其次,对于朱爸和锦荣的关系,第一遍看这个电影,很多人都会感觉到很突然,很不可思议。其实,导演在情节上早已做下了安排。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导演是如何安排细节,一点点抽丝剥茧,向观众讲述这个感情故事的。第一,在影片的一开始,朱爸在做饭时就接到了一个电话。我们所能听到的只是朱爸和一个女的在交谈。这时候,朱爸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鱼红烧了可惜,最好清蒸。”而在接下来锦荣第一次出场时,姗姗说了一句话:“妈妈把鱼煎糊了”。从这一点可以知道,朱爸打电话时,电话的另一头是锦荣。除此之外,朱爸还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今天不说,哪天说呢?”在第一次吃饭的时候,朱爸一直想说话,但总是被打断,朱爸想说什么呢?这便是第一处的细节铺垫。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至少知道朱爸和锦荣之间有内容。第二,在温伯伯住院后,他对家倩说了一些话,其中有一句是:“你看你爸,憋了一肚子的心事,感情,说不出来。”作为朱爸这样年过半百的人,早已是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龄。他却憋了一肚子的感情,也许你会说,他可能是舍不得女儿一个个的离开自己,他心里装的是对女儿不舍的感情。但是,在中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作为父亲,对女儿出嫁不可能会像女人一样柔情,顾虑太多。这时候你要注意到,朱爸是单身,那么他憋得一肚子的感情应该是男女之情。第三,在朱爸给姗姗送便当之后,有一天姗姗没去上学,这时候锦荣找到了朱爸。锦荣问朱爸,她给姗姗做的便当朱爸如何处置了,朱爸说自己吃了,锦荣表示不好意思,让朱爸这样一个大厨吃他做的便当,朱爸说了一句话:“吃只是一种心理感受,我吃的很高兴。”这里进一步揭示了朱爸和锦荣的关系。他感受的是对锦荣母女的照顾,像丈夫一样照顾锦荣,像父亲一样照顾姗姗。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设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构。导演在一开叙述,铺垫的人物与情节,在结局全部逆转。彻底打破人们的理性常规,带给观众出乎意料的感受。第一,在一开始,家珍就表示了自己的想法,在三个女儿中,她是最想离开这个家的,然而,到结局时,他都没有离开这个家。第二,家宁是家里最小的,她最不可能离开家,在一开始,她自己也提到了这一点,然而,她去是三个女儿中第一个离开这个家的。第三,在第一顿饭时,家倩对锦荣说:“你就是我们家第四个女儿”,可结果,锦荣却成了自己的“继母”。第四,家倩在三个女儿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都以为她不可能是单身,都以为最后嫁不出去的会是家珍,然而到结局,却是只有家倩没有嫁出去。第五,家珍本来说要跟父亲一辈子的,可到最后也走了。这便是导演设置的巧妙之处,开始的铺垫与结局完全逆转,更加突出了剧情矛盾。除此之外,在男女的关系之中,导演巧妙的设置了的几组男女关系中,都是二女争一男:索菲亚与家倩争雷蒙,家宁与小芝芝争中国伦,锦荣与梁伯母争朱爸,家珍与锦凤争李凯(虽然是家珍虚构的),家珍与家倩争父亲。
在三个女儿之中,我认为家珍很有分析价值。朱爸丧偶,家珍作为三个女儿之中最大的,便自然就接替了母亲的位置,主动照顾两个妹妹和这个家庭,把父亲比作孩子一般,需要人“哄”,家珍所住的房间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的房间,她想要照顾父亲一辈子。这便要提到“埃勒科特拉情结”了。这不仅仅和她丧母,作为长女有关,还与她感情的经历有原因。在家珍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一份爱情。她是个化学老师,她所讲课的班级中全部是男生,没有一个女生,并且,她办公室中的人还都是上了年纪的中年男子,这更加加重了她对激情的渴望,渴望得到一份充满激情的爱情。这种感情的压抑使她难以忍受别人看起来平常的猫发情的叫声,更难忍受别人通过唱歌交流感情。当她发疯版将音响抬到窗户旁,并把音量挑到最大,第二天全新的打扮,并在那群男生的“情书”刺激下,大声说出自己的“爱情告白”,这一刻,她的感情完全爆发,得到了宣泄。而在学校教师之中,最有激情,能满足她这种渴望的只有一种老师——体育老师。
在这三部影片中,最突出的角色便是“父亲”这一角色。在传统文化中,父亲的角色是家中的核心。中国家的文化特质便是“家”中的“父权秩序”。父权(家权)秩序不可侵犯。子女的义务便是传宗接代,孝顺父母,奉养天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是中国传统人伦道德的代表。而在李安的影片中,尤其是饮食男女中的“恋父情结”与家的权威产生微妙的关系。在《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三位父亲都有着不同的事业。《推手》中的父亲是一名太极教练,《喜宴》中的父亲是一位退伍军人,而《饮食男女》中的父亲则是一位大厨。这三种父亲形象便预示着三种父亲不同的处事原则。《推手》中的父亲体现的是外在的抗争,在父亲去餐厅打工遇到困境时,他选择的是以暴制暴,用力量去抗争。而《喜宴》中的父亲体现的却是沉默与隐忍。对于自己儿子的三角畸形恋情,父亲选择了隐忍。结尾时,父亲过安检时举起的双手暗示着父亲的“投降”。父亲是一名军人,一辈子没有对“敌人”投降,却对儿子的爱情无可奈何。《饮食男女》中的父亲选择了自我解放,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的幸福还是要靠自己把握的。在李安的电影中,明显地凸显了中西方文化冲突。第一,养儿防老的观念被打破。在《推手》中,儿子与外国人结婚,自己与儿媳的强烈文化差异使得儿子处于尴尬的境界,“推手”中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儿子是给不了的。第二,传宗接代的观念被打破。第三,孝道的尴尬。第四,冲突的解决方式—妥协,这是典型的中式处理方式。
饮食男女观后感3
《饮食男女》是一部经典的电影,通过表现人们在生活饮食中的点点滴滴,呈现了一个多彩的人生画卷。影片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性别的人们在饮食过程中的习俗、文化和传统。从细节处展现了中国人对于食物的重视和热爱。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尤其是道德观,文化观和形态观。爷爷耐心教孙女如何食用葱油饼时,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家庭亲情和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而同样的一枚包子,在不同人眼中却有着不同的味道和意义,这体现的是人们在生活中不同的嗜好和心态。
这部电影设计的良好,充满诗意。比如打翻酱油的场景,通过精妙的镜头运用和音效处理,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气息。还有夜深人静,舅妈一个人煮粥,这时的镜头纯粹,暖暖的光线照在舅妈的面孔上,让人感受到她对这碗粥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饮食男女》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活,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在现代社会,饮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吃饭,而是演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这就要求我们在摆餐,品尝美食的同时,要再次弘扬中国饮食文化。只有从中探索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才能让我们的美食能够讲述一个多彩的故事。
总之,《饮食男女》不仅是一部表现出生活饮食的电影,更是一座文化宝库,一本生活百科。在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忙碌生活中,时不时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感受一下美食在饮食男女不分的时间里带给你的美好,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希望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之中,我们可以更加注重对于美食、生活以及文化的探究和倡导,令社会充满文化的多样性和生活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