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中国》观后感是对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观感和评价。该片通过讲述中国本草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魅力和价值,引发观众对中医药文化的思考和认同感。观后感可以从影片的叙事方式、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阐述,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表达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和敬意。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一些本草中国观后感的范文,供你参考学习!
本草中国观后感1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四年前红极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独特认识与审美,上升到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现如今,《本草中国》的问世,无疑带给我们另一种文化的视觉盛宴,那便是:中医药文化。
《本草中国》是国内首档大型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指导下制作的。该纪录片正式定档江苏卫视周五黄金档,于2016年5月20日晚开始,以每周一集的形式推出。纪录片是以本草为载体,通过展现中国传统药材的发现、获取与炮制的过程,来探寻中医药文化的奥秘,传承日久弥香的传统中医药精神。
中医药在世界医药领域中还存在许多认知上的误区,在国内也面临诸多困境,如:传统制药技术的流失,传承人的匮乏等,为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号召,《本草中国》将与Discovery和美国INC电视联播网等海外机构合作,为中医药文化在世界市场上打开一扇窗,让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这一流传千年的古老文化。
正如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巡视员张兵评价《本草中国》时讲的:“公元前430年雅典近二分之一的人死于瘟疫,辉煌的古希腊文明被埋葬,古罗马的两次大瘟疫导致横跨欧亚的帝国走向崩溃,但是中国有中医药,所以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了。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里面,有一股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的力量,就是历久弥新的中医药文化,中华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中医药事业的振兴。”
当中医药进入信息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医学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我们的医学技术有了科学的加工变得更加快捷。然而,凝聚先人智慧的传统文化和技术,也随着时间在指间慢慢流失着。因此,我们才要重新强调勤劳、执着、坚守这些维系中国人几千年的优秀品格,我们敬畏那些孜孜不倦的传承人,是他们赋予了中医药文化应有的风骨,使其能接受时间的洗礼,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医药文化的辉煌重现这一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本草中国观后感2
《超级中国》是韩国kbs电视台2015年特别推出的纪录片,共有七集,分别从人口、经济、外交军事、土地、文化、政治六个方面介绍中国发展现状。在节目一开始我们就看到清华大学的教授说到:“中国现在是superChina,或者说是superpowerChina.”这让我想到了国际关系的理论中的现实主义…
感动中国观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感动中国2016年观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可以借鉴的哈。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
感动中国2016观后感500字分享给大家,希望unjs小编的用心能给您带来帮助。篇一: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题记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有10个人,他们是于敏;朱敏才、孙丽娜;赵久富;张纪清;陶艳波;木拉提·西日…
西席筑梦中国观后感
记载片《筑梦中国》是大型记载片《中国精力》的续篇,继《中国阶梯》(总撰稿徐晓宁{已播出})、《中国精力》(总撰稿徐晓宁{建造中})《中国力气》(总撰稿徐晓宁{筹谋阶段})原班建造团队打造的又一记载片力作。《筑梦中国》以五千年中华民族在著书立说、齐家治国、孝道伦理、礼节全国和忧国忧民的诸多精良品格传…
s
本草中国观后感3
导语: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感动中国观后感500。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有了他们。以下是大学网unjs.com小编整理的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500,欢迎阅读参考。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500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我很深的感触。每一个…
关于《超级中国》的观后感
《超级中国》是韩国kbs电视台2015年特别推出的纪录片,共有七集,分别从人口、经济、外交军事、土地、文化、政治六个方面介绍中国发展现状。在节目一开始我们就看到清华大学的教授说到:“中国现在是superChina,或者说是superpowerChina.”这让我想到了国际关系的理论中的现实主义…
感动中国观后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感动中国2016年观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可以借鉴的哈。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
感动中国观后感500
感动中国2016观后感500字分享给大家,希望unjs小编的用心能给您带来帮助。篇一: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题记在2015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有10个人,他们是于敏;朱敏才、孙丽娜;赵久富;张纪清;陶艳波;木拉提·西日…
本草中国观后感4
作为一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独属中国的文化,是很基础的部分,而中医便是其一。在朋友介绍下,我与《本草中国》相遇了,带着几分期待!
花了两天,我就把这部纪录片看完了,当时的感觉是收获与失望交杂。
首先,《本草中国》的拍摄手法和大多的纪录片一样,七集左右长度,以本草的物种、地区搭配一个代表人物的形式,一种本草一种本草地述说,最后前后照应。
但这种较为稳当的手法不是我失望的原因,而是我感觉它的最后有些后继无力,原本可能要升华的部分没有到位,而失其原味。
当然,瑕不掩瑜,微瑕虽有,但《本草中国》还是带给我许多感动,并向我展现了一些东西:
坚守,老一辈对本草的坚守,对本草制法的坚守。
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野生本草,顺四时之节气,应万里之地貌,各有其生长之所,然总有一些地域气候恶劣,人烟稀少,像库布齐沙漠万里黄沙,虽有大漠孤烟的壮丽,虽有粱外甘草,但其生活总是太过艰难,所以年轻一辈不愿在承受,选择逃离,减少的人烟里,他们这些老一辈人却选择了一如既往的坚守。
还有广西合浦的珠民们,我们都知珍珠粉养颜美白,但养珠取珠却是实在不易,更有以命换珠的说法。大海的潮起潮落,一如往昔,谁知其中艰?
这注定与寂寞为旅,感动他们用一生的光阴与一味本草相伴!
这是对本草本身的坚守,还有那些中医人家对本草制法的坚守!
百年陈皮,陈李济坚持古法;入药红曲,中医人不离不弃;焦作地黄,九蒸九晒……
他们的坚守,鼓励了我,遇到什么风雨困难都不选择放弃。
创新,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继承中挖掘更优!
气候变迁,风云变幻,加之生态破坏,一些本草失去了栖息之所,濒临灭绝,于是出现了人工培育。
野生难寻难采,曾经绝壁采药人,孤山采药人选择了人工种植,看那灵芝铁斛,地黄枸杞,所非为野生,其药用价值依然显著。药材并非所有的都为野生好,人工种植,规模化种植,是中医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本草制药工序,繁琐磨人,引进现代机械,使制药简便化,精准化,快速化,其益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坚守和创新,相生相克,却又,相辅相成,这是我从《本草中国》最大所得。
西医引进,曾使中医式微,但中医既延绵千年不绝,便有其内在之魂骨。今日观《本草》,所得一二,与尔共赏!
本草中国观后感5
中国之历史,源远流长,贯穿在其中所流淌下来的精神也历久弥新,这样一股精神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也正是这样一股子精神,撑起了中国得以历经千年的岁月流转,依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孔子,乃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成为《论语》,这位儒家始祖的一生却并不顺利。
孔子一生都在推崇他的儒家思想,四处奔波:卫国、晋国、宋国、楚国……但他最后只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鲁国。记得有一次,孔子在卫国被监视了,这当然被孔子察觉到了。为此,孔子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不尊重。还不仅仅是这样,贵族甚至还来驱赶孔子,孔子不得不为此而感到厌烦。即便这样,孔子依然竭力推崇自己的儒家思想,让它能有栖身之地。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源远流长,我对孔老夫子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教诲受益匪浅。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只死记硬背而不思考,就不能融会贯通,没有效果。但只是成天空想而不学习新知识,也会因为知识的积累稀少而一无所成。子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只有多复习,才能从已得到的知识中悟到新知识,能像老师一样熟练。子还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所以要取长补短、虚心学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不光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从实践中学习知识。我们要“学”、“思”结合,打牢基础功,认真请教别人的长处,才能培养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在外颠沛流离19年,尝尽各种艰难,辗转了8个诸侯国,直至62岁才登基做国君。途经楚国时,一次楚成王问重耳:如若公子回到晋国,如何报答我呢?重耳笑着道:大王的恩惠是无法用金银财宝报答的。拖大王的福,如若我回到晋国执政,我要让两国和睦相处;一旦两国为各自利益发生争斗,我晋国将退避三舍,以报答大王的恩德。后来宋国被楚军包围,晋文公率兵救宋,果然下令退避三舍。如此胸襟焉能不成大事,后来晋文公励精图治,推举贤良,宣扬德教,晋国的后世也称霸数年。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故事。从舜的生活中,学习了为人处世的道理,父母不管如何对自己不好,都不应该记恨,利用智慧处理这种不合的关系;从周幽王的失国,学习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为了妃子一笑,枉顾国家安危,更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思;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了解了诸葛亮是如何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什么叫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唐太宗的政治,学习了如何对待贤才,尤其是谏官魏征死后,太宗悲恸的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道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道得失;如今魏征死了,我便亡却一面镜子了”。
历史已经过去,却告诉我们了诸多道理,学习更多古人的智慧,我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