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女儿经历人生的磨难,最终走向重生之路的故事。它深入剖析了人类的生存挣扎与生死挣扎,用朴素的情感唤起了观众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这部电影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以及对亲情的真挚追求,使观众深受感动。同时,它也展现了唐山人民在灾难中的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总之,《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让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激发了人们珍爱生命的情感。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一些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的范文,供你参考学习!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和自然做着斗争,并且高呼着“人定胜天”的口号。如今的人类科技已经到了顶峰的时期,然而地球的灾难却越来越频繁。当灾难来临时人们无助的哀嚎的时候,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埋入废墟中却无法将他们救出来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了自身的脆弱、人类的无能为力!
我们痛恨不能防震的“豆腐渣”工程,我们痛恨偷工减料的黑心老板,我们痛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政府。然而,我们也只能痛恨,我们无法自己为自己建造抗震能力极强的房屋,我们无法将那些偷工减料的老板绳之以法,我们无法让那些拿公款吃饭却不管廖生的政府官员进入坟墓。
在地震来临之前,我们都相安无事,“豆腐渣”就“豆腐渣”,偷工减料就偷工减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无所谓,反正谁也没有危险。然而,地震突然就来了,一切都显现出来了。防震的建筑留了下来,豆腐渣的怎变成了废墟。黑心的老板住进了豪华的别墅,善良的人们却埋进了废墟。那些睁一只闭一只眼的官员们不知会不会揪心,会不会心痛……
“老天爷,你给王八蛋!”这句让人绝望的话,是否可以惊醒那些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
如今的中国,如今的城市,到处都是高楼耸立,然而仍然有那么多正在生长的房屋!我们已看不到一望无际的绿色,我们已看不到万里无云的蓝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暑假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去市电影院观看了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这部电影最让我觉得精彩的片段是地震来临时的情景,而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在大灾难时亲情的伟大,母爱的伟大。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地震来临时,地动山摇、飞沙走石、山崩地裂,母亲与孩子的哭喊犹如世界末日,人类的脆弱与渺小达到了极点。可是在这大灾难中,只有母爱的伟大,才能体现困难的渺小。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是女主角李元妮在地震中面临着艰难困苦的抉择——“救姐姐还是救弟弟”她那撕心裂肺的哭喊“两个都救”。是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抉择?可是在大灾难面前,必须违背自己的良心,果断地做出抉择“救弟弟”。就因为这句话,女主角整整痛苦地被折磨了32年,在这32年中,她始终如一地对亲情忠贞。她那句永远也忘不了的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让人觉得意义深刻。是啊,生活当中的许多人,不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啊!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女主角最终用伟大的母爱感动了上苍,让她的女儿又回到了她的怀抱,骨肉相聚!
《唐山大地震》真是感人肺腑,让我们为那些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祝福吧——逝者安息,也为我们这些生者激励吧——生者奋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日出东海,又是一个大晴天。我怀着高兴的兴情走进民光电影院,又怀着悲伤沉重的心情走出播放大厅。为什么呢?因为,这部名为《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实在拍得太感人了。
它讲的是一名叫大强的司机,和老婆一起在工地上工作。突然,大强发现天空变成了紫色,电线杆开始漏电,大地摇晃着裂开,周围的一切开始摊塌。大强为了救自己的龙凤胎儿女,被砖头活活压死,短短的二十三秒,二十四万人们失去了生命,1976年7月28日。
地震过后,救援队员发现了两个孩子,可是只能选择救其中的一个孩子,最后大强的老婆终于艰难痛苦的说出,救弟弟…这样弟弟得救了,但因伤势过重失去了一只手装上了假肢,生活在杭州。后来,姐姐也得救了,被好心人收养,最后定居在加拿大的温哥华。这次汶川地震又让他们姐弟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相遇!
地震时,妈妈说:“救弟弟”。让姐姐对自己的妈妈记恨了整整三十二年。但就在这次救援过程中,她终于明白了很多事情是迫不得已的。
到家后的第一件事,我就在地图上查起了地震带,还有书架上的《怀斯曼》生存手册,比较幸运的是,我们宁波不在那几条地震带的包围圈里,这让我感到非常的开心!生命很脆弱,请让我们大家一起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唐山大地震》是在和同事聊天的时候聊出来的,在她的描述中就很动容,用一句话表述就是很有feel。下班后就决定好好的恶补一下。看完之后,眼泪还没有干,一部戏好与否,不是画面是否宏伟酷炫,也不是演员阵容豪华大气,是情节能否打动人心,是在故事中能否找到有关自己的那个点。无疑,《唐山大地震》是做到了。
从专业的角度评价这部电影,我觉得我是班门弄斧,我下面就谈一下我自己看完以后的感受。
父爱、母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也是在危难和生死面前能够不顾一切向你奔跑的人,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人间炼狱,只因那里有你。在地震时,他们父亲英勇赴死的瞬间,让我感动了,谁都知道进去了不一定救得出孩子,但是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大爱无言!
纠结的爱,终究要做出取舍,一头儿子,一头女儿,那是怎样的痛啊!无法形容,即使我现在假设性的在自己内心选择,也是泪奔的!然而那个决定的一瞬,却是悔恨内疚的一生,一句“如果我活得花红柳绿,如何对得起你和你爸”,死去的人,已矣,活着的人,竟是一片荒凉,捎带自虐式的救赎。可是孰知天灾下的生死,活,已是万幸了。
对于子女,时代背景下,决定了形式上的偏爱,可是内心天平的势均力敌只有自己知道,失去的时候,撕心裂肺的痛是一样的。
爱的守护与恨得执念,所幸在有生之年能够得到化解。汶川地震,同样的场景再现,同样的悲痛,面对生死,似乎一切都淡了,活着,成为当下唯一的标准。当一位母亲执意切去孩子的腿又在之后的懊恼、内疚、痛彻心扉。或许刹那间明白了母爱的矛盾与纠结,或许在失去双腿,最痛的不是孩子,而是那位母亲。
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一家团圆,可是母亲的那一跪,究竟是包含了多少的感情呢?说不清,道不明!是悔恨,是爱怜,是庆幸,是自责,或许也有一些是如释重负了吧!毕竟活着。
可是错失的那些流年里,彼此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过活呢?
一个守着内心的废墟,救赎似的等;一个是怀着执念,愤恨似得无处宣泄。
但是32年的等待总算没有荒废,命运又让他们重聚,让所有的误会和不理解在爱里消融。
结局是好的,但也是沉重的。
不过剧情里我们要提的还有就是养父养母,尤其是养父的那一份宽容与爱。当看到战友邀请父亲去过年时,电话里的那一番说辞,让我们几乎也要泪崩。
“我也一大家子人呢,走不开”,言语中的骄傲和满足,更加衬托出父亲的那份孤独。
整个剧作的基调是深沉的,但是爱却是厚重的。
愿所有的爱在最好的年华陪伴最亲的人,愿爱永恒!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拥有过亿票房的《唐山大地震》在我的精心安排下慢慢扎进我的心里,心口很疼很疼,真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无法想像一个母亲可以如此的伟大,我无法接受恶劣事件对小孩造成的阴影,我一直都不明白原来“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毁灭了所有人的梦,毁灭了所有人的希望。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一双双布满血渍的双手,一滩滩暗红暗红的血水和一座座名实存亡的废墟,每个画面都深深的刺痛着我的眼球,扎得我无法呼吸。
也许是电视剧看多的缘故,总以为所有的故事都会像肥皂剧那样长、枯燥而无聊。因此总感到《唐山大地震》的画面转换得有点快,故事叙述的太含蓄。当然,你可以认为它所表达的主题不是在故事情节,但我的潜意识里电影向人所展现的东西都是通过某一故事情节所表达出来的,有时甚至只是一个镜头或者故事主人公的某一个不经意间的表情。这部剧中省略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有些东西的加入或许可以让它更完美,更有吸引力。冯导的这部电影是根据张翎的《余震》而改编的,有些东西自己修改了,有了自己的风格却没了原著的韵味。张翎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海外作家,写过很多书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在写《余震》的时候她正准备飞往国外,途中看到有关《唐山大地震》的报导,被击中了,她感觉到了“痛”。“痛”往往是她写作的动力和灵感的源泉。
痛!我确实是感觉到了痛。很多人告诉我,她是怎样痛彻心扉,是怎样的泪流满面,而我的痛却是这样的零散。每当我想深深投入一种情感时,画面总是剪辑的太快,还来不及投入就已远离。有人跟我说她是哭着看完整部电影的,我觉得有点夸张,我只是间歇性的流过几次泪,间歇性的被感动过几次。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方登终于放下仇恨回家与元妮相见的那一幕,我彻底的被击中了,彻底被感染了,心不由自主的抽搐。徐帆大概是演员中的极品吧,不然怎可将一个母亲诠释的如此完美?把一个母亲的紧张与不安,迫切和兴奋,自责和罪恶感,一句“登,你到底是从哪冒出来的啊?”,一个下跪的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到元妮就活在我们身边,活在我们心里。整个电影中最鲜明的就是元妮这个人物形象了,它如一把锋利的小刀,深深的在我们的心里划了一道,无法愈合。终于体会到一个好的演员是不需要很多表面花俏的,她的一颦一足都无不在无时无刻的表演的真谛了!我听说,影片在拍摄时,是没有后面的背景的,演员们都是在空白的背景下表现地震来临时的恐慌和撕心裂肺的哭喊的,这就非常考验演员们的实力了。然,他们都出色的完成了。虽然采用3D拍出来的效果有点假,但与整部戏比较起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毕竟我们没有真正经历过七六年唐山大地震。
方登的“登”同“灯”的音相同,大概就是为回家的路上照上的一盏明灯吧!用我们的爱心,为那些受难的同胞们点亮回家的灯,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6
昨天,我看了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记录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经历。父亲为救母亲葬身在倒塌的楼下,母亲为救砸在同一块楼板下的一对儿女作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救弟弟”这三个字,让母亲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也让压在楼板下的小女孩为此怨恨了自己的母亲32年。本以为已经死了的小女孩奇迹般的生还,并被好心人收养,然而已经记事的她,无法释怀母亲的做法,32年不回唐山认亲。
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惊寰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听说祖国有难,只身前往做志愿者参加救援,身为企业老总的弟弟也带领员工参加了唐山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弟相认,已经身为人母的小女孩看到一位地震中的母亲,不忍看到救援人员再次受伤,而忍痛锯断女儿双腿的一幕,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唐山大地震》的高潮,在结尾片段,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都被扮演母亲的徐帆演绎的出神入化,包饺子的双手,低垂的头和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最后,母亲对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下跪认错,此时的我再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我想,每一位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都会把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哪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宝贵的生命,也许父母做的决定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数次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父母争吵时,会怀疑自己是否是他们亲生的!甚至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想过离家出走,想过断绝父子(女)关系。但是,不论我们如何不理解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父母最后都会宽容和原谅我们。
大家都希望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那请我们想一想,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是否公平。我们小时,每年生日和过节,都希望收到父母买的生日礼物和新衣服,现在我们自己挣钱了,父母过生日和过节时,我们想过给他们买礼物么?
父母总会把好吃的留到孩子回家的时候吃,当我们在外面海吃大喝的时候,想过给家里的母亲带点回去么?我们有病时,父母请假抱着我们去医院跑上跑下,回到家,喂饭喂药。当父母终于被病痛折磨,病倒于床榻时,我们是否会像当年他们照顾我们一样去照顾好他们。还是为了全勤的奖金和业绩,把受病魔折磨的母亲独自留在家中。
你是否会因儿时的一件小事而记恨自己的父母至今呢?父母已经忘记了你成长过程中所有的过错,在他们的眼中,你是他们生命的延续,是他们的希望,但是不要因此而觉得自己了不起,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感谢冯小刚导演,不论是哭是笑,你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在简单中诉说人生的真谛!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7
刚刚看完《唐山大地震》,有点后悔了,真应该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说从头哭到尾有点夸张,但感动确是无处不在,故事通过描述一家人的生活变迁,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化。
地震场面真实的让我心惊,记得冯小刚说这5分钟的场面花费了80多个人3个多月的时间制作而成的,相信在影院看会更加真实。故事中浓浓的亲情让我感动,方大强为了救孩子被倒塌的楼埋在了下面,面对两个可爱的儿女,元妮艰难的抉择,以及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姐的宽容和理解,当元妮的婆婆理解的留下了方达,元妮的一声“达”喊掉了多少观众的眼泪,也让我相信她的生命支柱回来了。
方登从地震逃出来后的32年的生命里伴随着对母亲的恨,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不选择她,记得有次发布会,演方登的小女孩哭着说: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妈妈选择弟弟,而不是我?当时徐帆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她说:当时听到了弟弟的声音,所以选择了弟弟。
如果可能,她愿意用自己的命来换女儿的重生。我相信这是母亲的心声。
又一次感动是在看陈道明,很抱歉我忘记了这个角色的名字,年迈的陈道明看到女儿和外孙女后,那种动作和眼神很到位,那种又恨又爱的尺度拿捏的很准,冲女儿发了一通脾气,我感觉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对女儿发脾气,看到外孙女又充满了喜爱之情。我相信在陈道明的心中他从来都是把方登当做亲女儿一样的看待,所以才有了那样真情的流露,他对方登(王登)是没有任何芥蒂的。
转眼间32年过去了,又一个母亲要面临抉择了,这次是汶川大地震,方登拿着那个孩子的输液瓶,亲眼看到了母亲决择的过程,我想那一刻,她应该已经明白当年自己母亲的无奈了。看到弟弟时,她才充满了内疚之情。“看到弟弟活着,多好啊”我泪流满面。
很久没那么畅快淋漓的哭了,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其实冯小刚的“狂”是有道理的,我看过最近几年冯小刚的所有影片,《天下无贼》中那贯穿始终的“一丝未泯的良心”,最后让刘德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贺岁片《非诚勿扰》在笑声中,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新的认识,原来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经历死亡的洗礼后才能获得新生。电影《集结号》的成功更是有目共睹的。我也衷心的希望影片能达到冯导期望的票房,我也相信冯导发布会上说的那句“孤独求败”,想在中国找个电影人和自己一较高低,可是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和自己比试。
看完影片最希望的是能留给自己一些东西,我不希望看完了,我的记忆和思想也随之结束了,所以我最近痴迷上了国际大片,那种或感动或让你深思的电影都有一种东西在里面,给我们乏味和没有方向感的人生点亮了点点星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
看了《唐山大地震》后,可以说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当中,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摸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来一次所谓的天翻地覆的大地动,飞沙走石天翻地覆,撕心裂肺的哭喊加上母亲孩子的呼唤,一下就将人性最弱点给激发到了极点,什么事人性最极点呢?母爱,在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面前我们的最弱点会暴露的一览无余,只有在母亲的面前我们才觉得是绝对最安全的,可是在大地震的时候母亲也救不了我们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呢?,一个母亲在自己的两个孩子面前的时候只能痛苦的最后选择救出一个,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另外一个孩子被大地震给吞没他幼小的生命,人性最薄弱的一单被激发到了最高点,太悲剧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觉最成功的主题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有信心的战胜这种困难,只有自己有信心了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只有自己伟大了,困难才会渺小,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希望,哪怕在世界最大的灾难来领的时候我们依然是有希望的,只有有一丝阳光,明天的种子就会发芽,世界就会更美好。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电影,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困难都是一时的,而面对困难大态度却可以是永远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9
这个暑假,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说的是一个小女孩找家人的经过。
故事中,方家人有俩个孩子,在地震那时,俩个孩子被压在一块大泥板下,泥板的两头正好压着俩个孩子。救援队说只能救一个,因为救弟弟压姐姐,救姐姐压弟弟。妈妈在无奈之下选择了救弟弟……但姐姐并没有死,还在两位解放军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人。
小女孩方登在故事中很坚强的活了下来,什么也不能阻挡她活下来的希望,哪怕是一块大泥板。我也不能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放弃,就说自己命苦什么的,应该在这时想起方登的坚强,勇敢的去面对困难。
有一次,我在超市和妈妈走丢了,急的心都快烂了,但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想想方登是怎么样面对的。我突然想起来,以前我陪妈妈买东西无聊时,我会去不倒翁那里玩。对了!就去不倒翁那儿等着妈妈来找我!等了一会儿后,妈妈果真来到了不倒翁这儿,我开心的跑了过去。是方登让我学会了镇定,让我学会了动脑筋。我很感谢“唐山大地震”。
虽然方登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但我还是觉得方登家重男轻女。救男不救女,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唐山大地震”证明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名言。弟弟方达在地震中失去了右手,但他长大以后非常的有出息,当上了一个公司的总经理。还在四川地震时说了一句我和妈妈感觉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小震不用跑,大震你也跑不了!”
方登和方达在四川大地震中都去支援了,两人就再支援时相认了。但碰巧的是,两个人的孩子都叫“点点”一个男生,一个女生。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真正的温馨是什么,方登方达的爸爸方大强在地震中走了,但他们坚信,爸爸还活在他们的心里。还像以前一样温馨,不管什么重男轻女、大泥板的,和我们一家人一样温馨……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电影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
那一天,动物们表现的与平常大不一样,尤其是蜻蜓,遍地都是,到处乱飞,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灾难来临的前兆。
夜晚,一阵巨大的轰隆声把沉浸在美梦中的人们惊醒了。大地剧烈震动起来,天边一片紫色,这时候,人们才明白是地震了!方登、方达姐弟俩被压在废墟下,他们的爸爸为了救妈妈而牺牲了。人们发现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面的两端。只能选择救一个,可是他们的妈妈一个也不想放弃,两个孩子都想救,但是余震又来了,没有时间再考虑了,妈妈最终选择了救弟弟。被压在水泥板下说不出话的姐姐清楚地听到了妈妈的选择,心都快碎了。弟弟得救了,妈妈也以为姐姐不在了,可是姐姐方登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后来,姐姐方登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姐弟俩一天天地长大,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直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们参加了唐山的志愿者救援队,这才相会、相认……看这部影片时,我哭了很多次,真是太感人了!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爱的伟大。我也明白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灾难,只要心中有爱,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1
昨天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一坐繁荣昌盛的城市。一场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毫不留情的摧毁成一望无际的废墟。数万人的生命就在那一瞬间一命呜呼!那美丽的一切突然从天堂变成了地狱。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了,然而地震留下的巨大损失还在延续。灾区人民没有吃,没有穿,没有住。我的心头不知不觉涌上了一股心酸。
这部电影主要讲:在1976年,唐山,方大强和妻子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方大强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26日的傍晚,方大强回到家,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地震无情人有情,灾害无情,人间有爱。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解放军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此母女、姐弟天各一方。直到32年后的四川大地震,在救灾现场,姐弟俩碰巧相遇了,弟弟把姐姐带回了家,于是他们终于团圆了。
这部电影令我最震撼的是两个数字——23秒32年,这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一条红线。23秒指的是顷刻间将唐山变成一片废墟,让24万唐山人民瞬间消失在人间。32年指的是女儿方登因母亲最后做出的抉择足足恨了自己亲生母亲32年而不去寻找亲人。直到弟弟带姐姐回家,姐姐知道母亲也为此愧疚了32年,才谅解了母亲,亲情又回来了……
这次大地震不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爱的奉献,在朴素的面孔后,曾经跳动着同一旋律的心旋,让我们为灾区尽一份微薄之力,在非常时期,考验的更是我们的团结一致,地震无情人有情,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那些灾区人民振作起来,带他们走出那片疼痛哀伤的土地,如幸福之船撑出伤心之河,地震来势汹汹,但震不住我们牵手的力量的’共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