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2篇范文)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是对观看新春第一课的感想和体会的总结。它通常包括对课程内容、讲师表现、学习收获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启示和思考。 观后感通常以简短的文字描述为主,强调个人感…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是对观看新春第一课的感想和体会的总结。它通常包括对课程内容、讲师表现、学习收获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启示和思考。

观后感通常以简短的文字描述为主,强调个人感受和体验,不需要过于复杂或深入。它应该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表达。同时,观后感应该真实、客观,避免夸大或虚假。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观后感示例:

“观看新春第一课,我深受启发。讲师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我更加容易理解课程内容,同时也让我更加热爱学习。这次课程让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一些新春第一课观后感的范文,供你参考学习!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2篇范文)插图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

我曾看过很多好看的节目。有的令我捧腹大笑;有的令我感受颇深,记忆犹新;有的令我眼花缭乱,感同身受……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新春第一课》,节目里的每一个点点滴滴的小细节都牢牢的刻在了脑海里。

这个节目主要是围绕着四个人物:徐梦婷、黄露露、曹浩和赵云蕾这四位坚强勇敢的人讲述的,其中我最敬佩的还是徐梦婷,三岁时父母离异,五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八岁爷爷去世,奶奶瘫痪在床,独自撑起整个家庭,和奶奶相依为命。她喂猪,做饭,喂奶奶吃饭,然后再去上学。而我们小时候,只会向父母撒娇,要棒棒糖吃;徐梦婷没有爸爸妈妈对她的溺爱,也没有奶奶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当她面对这种种现实时,她说:“命运对任何人都是不公平的,但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还不如坦然地去接受它。”就是这样一个小小年纪就承担起整个家庭的小梦婷,不抱怨命运的坎坷,反而学会感恩,值得令人敬佩和赞扬!

但是,看到了小梦婷那我们所谓的“灰色”童年,我们是否应该沉思,我们为父母,为爷爷奶奶做过什么呢?或许你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或许你清早起床还在叫喊着:“妈妈,你快点,我要迟到啦!”;又或许你还在哭着闹着,与父母顶嘴……当看到不幸的.小梦婷时,你是否会汗颜?你是否觉得比起梦婷自己做错了很多?

那从今天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父母回到家,为他们端上一杯水;父母劳累的时候,为他们揉揉肩,捶捶背;开始学着为自己做饭,洗衣服,洗碗筷……学习小梦婷为身边的人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看了《新春第一课》,一个名字映在了我的脑海里,她就是“徐梦婷”,每每想起,我们都深刻的记住了一句话:“百善孝为先”。我们要时时想着守护在身边的亲人,孝顺他们,爱护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2

今天在学校里,我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环保”,它随处可见,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普通人,他们不分男女老少,有父母带着孩子的,也有同学朋友结伴成行的,他们组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群体,有着一个有趣却很朴实的名字—“三峡蚁工”,他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公益组织的一员。蚁工的身影活跃在每一个节假日,坚守在长江边,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们总是在江边捡拾那些不注意而随意丢弃的垃圾,劳动磨损的手套,汗流浃背的身影,就是他们努力的证明。每一次的活动结束了,江边就会多出十几袋满满的垃圾,他们在为那些随随便便的行为做出弥补,用行动告诉那些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的“凶手”,爱护环境,从我们做起。

在美岸长堤的小区里,有几个硕大的垃圾箱摆放在小区的正门口,它们并不像普通的垃圾箱一样肮脏,而是十分干净,摆放的也十分整齐,为什么这些垃圾箱会这样呢?因为这些垃圾箱并不是普通的垃圾箱,而是环保垃圾箱,每个垃圾箱的上面都标有投放的垃圾种类,例如: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电池、烟头)、塑料垃圾、废纸垃圾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举动,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小区里的业主们都热情参与这项活动,为身边做出榜样。

虽然这两个故事,讲述的是我们身边的看似不起眼,而又平凡的`一些小事,反射到我自己身上,却觉得自己做的并不够,平时在我们的生活中,垃圾都是没有进行分类,混合在一起的,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而且也污染了环境,因此我深感惭愧。妈妈告诉我,原来在我的身边已经有阿姨和小朋友参加了“三峡蚁工”,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行动去爱护环境,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积极参加这些公益环保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守护我们的大自然,用行动去影响我们的身边人!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3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由宜昌市教育局拍摄的《新春第一课》。看后,我被影片中的徐梦婷深深感动了。

徐梦婷是当阳市慈化小学三年级学生,是一个9岁的小女孩,比我们年纪还小,却独自一人支撑着一个残缺的家庭。9岁,还是一个在母亲的怀抱中尽情撒娇、在父亲的臂膀下无忧无虑成长的年纪,但勇敢坚强的徐梦婷,却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早早的撑起了家的希望。

还在小梦婷呀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就因种种原因离异,母亲抛下了年幼的她远走他乡,从此,小梦婷便成了没妈的孩子。五岁那年,父亲又带着对小梦婷浓浓的爱离开了这个世界。2011年9月的’一天,年迈的奶奶在去道场晒谷子的时候不幸摔倒,从此瘫痪在床。然而不幸再次降临,爷爷着急上火中风严重再也下不了床。8岁的小梦婷从此挑起了照顾两位瘫痪在床老人和承担所有家务的重担。2011年12月,又一个噩耗传出,爷爷不堪折难,永远离开了小梦婷。小梦婷强忍住内心的悲痛,不让奶奶看到自己伤心的泪水,勇敢的忙前忙后,只有到了晚上,她才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偷的抽泣,默默地释放自己的哀伤。

随着摄像机的镜头,我看到了徐梦婷正在做早餐,娴熟的动作可以看出她已经完成过很多次了。做完早餐,她立刻喂给奶奶吃。等奶奶吃好,自己才匆匆地吃早饭,然后洗碗、喂猪,又忽忽地赶着去上学。想一想我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如此幸福美满,如此悠闲自在;再看一看徐梦婷的生活,凡事靠自己,痛了累了只有自己知道,如此艰苦,如此心酸,难道我们不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吗?

小梦婷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破碎的家,却没有因此落下学习。她不仅将奶奶照顾的细心周到,将家料理的有条不紊,而且她的成绩也一直非常好。因为家务事耗费了她不少时间和精力,她就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专心的听,认真的记,每次考试她总是名列前茅。记者向同学们询问班上谁的成绩最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徐梦婷!”想想我们,学习条件多么优越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她也有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同学生病了不能值日,她一声不吭地拿起扫帚就帮他扫地;同学生病呕吐了气味难闻,别的同学都唔着鼻子,她却毫不犹豫地拿起抹布就擦;当同学做作业没时间时,她又会细心地帮同学打来饭菜、她的热情、善良、助人为乐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在民选新闻人物的颁奖仪式上,主持人问徐梦婷:“你抱怨自己现在的生活吗?”徐梦婷坚决果断地说:“不抱怨,因为我现在过得很好,也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没什么可抱怨的。”我被她这股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坚强深深地打动了!

徐梦婷,一个坚强的阳光女孩,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4

观看完《新春第一课》,视频中的几位人物都让我感触很深。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铁血救国的巾帼英雄赵一曼。她用生命去奉献革命,用一生去谨守家训。

赵一曼,一位抗日女英雄。她原本可以放弃革命信仰,与丈夫陈达邦一起去追求幸福自由的生活,享受甜蜜快乐的’时光。但她并没有这样选择,而是与刀枪为伙伴,军装为制服,雷弹为知音。真是让人敬佩!

她29岁那年,因叛徒的出卖,被敌人抓进了牢房,日夜承受着惨无人道的严刑逼供,直到死她都没向敌人吐露半个字。

经过九个月的煎熬,她用最后的一点力气书写完遗书,然后扔到了牢房外。三天后她被迫上了囚车,可想而知,一位临终的母亲想到自己的孩子才一岁多,而自己却要与他永远的别离,这种滋味比千刀万剐还要痛苦。

虽然现在生活太平,但我们仍要谨遵家风家训,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要成为败家子。这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位抗战经典人物:江姐,她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那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告诫自己,要为信仰与理想而活着,为它去奋斗最终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铭记历史人物,珍惜美好生活。人的一生应当为信仰而活,活得精彩,活得充实。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5

今天我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节目里四位宜昌民选人物让我感动不已,受益匪浅。

她,拥有肯吃苦的精神。徐梦婷的父母在她三岁时离异,父亲和爷爷也不幸相继去世,奶奶下肢瘫痪,终日躺在床上,八岁时的徐梦婷就成了家里唯一的支柱。但她没有一句怨言,仍然用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去迎接每一个日出。从她的眼神中我看见了坚定。她仿佛是那金灿灿的太阳花,永不放弃,迎风绽放出灿烂的笑颜。

她,拥有孝顺的品质。黄露露与她的母亲相依为命,但她的母亲因为常年瘫痪在床,引发了严重的褥疮,黄露露义无反顾地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小房子,把母亲接到那里照顾。她每天中午都会行色匆匆地赶回家,为母亲清洗伤口。她清洗时总是全神贯注的,常常累得大汗淋漓,却从没有叫过一声苦,抱过一声怨。她仿佛是一朵平凡的雏菊,看似不起眼,却有着最伟大的爱。

她,拥有一颗充满爱心的心。曹浩是一名贫困的大学生,却未曾想她宁愿一天打四份工,也要帮助远在甘肃的三个小孩子。她说:“我不希望那些小孩子像我读书时那样艰苦。”是啊,她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她“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她仿佛是那渺小的蒲公英,将爱心洒满各地。

她,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赵芸蕾是二零一二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混双的.冠军。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辛酸。有一次她发着高烧,却依然坚持练球,她是多么顽强、有毅力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付出就有收获。风雨过后她终于迎来了绚丽的彩虹。她就像那傲雪的梅花,是那样坚定。

这个节目使我得到了许多,明白了许多,学会了许多,更让我懂得了人世间最珍贵的道理!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6

今日的新春第一课中,有许多让我深受感动的故事:犹如空谷幽兰,芳香满山的网络助学英子姐姐,刘发英;有将家史变国宝,百年间不断的袁裕校;还有那千手观音表演中,没有杂质的纯净化身,邰丽华。但最令我忘不了的,还是那用爱搭成翅膀,飞向各地的天使之家——高振宁。

说它是家,那是一家三口的姓名,拼成的爱心捐款人;说它是天使,因为它是温暖与爱的传播人。

现在的高振宁一家,靠着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用辛苦换来的’点滴财物,每月两百元,数十年如一日的,全数捐给了远在他乡的一所特殊学校呢?那家境并不富裕,甚至有些穷苦的家庭,为何每月靠卖牛奶,摆小摊,拾废铁所积攒下来的钱,仍要用来捐给远方的学校呢?高振宁的回答,让观众震撼,让受帮助的学生们感到温暖。他说:“我只是想让那些特殊学生活得有尊严,更快乐。”屏幕上,高振宁看见自己捐助的钱所买的缝纫机给孩子们学习,自己也笑得一脸灿烂,无怨无悔。

拜伦曾经说过:“如果人人都为自己活着,世界便会冷却下来。”而高振宁,却用自己的行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十多年的奉献,救助过白血病人、捐助国西部灾民,更是让特殊学校里可爱的孩子们,有了宽大敞亮的教室。他的举动,在一点一滴的感动并温暖着世界的角落。

他是伟大的,并不在于他的容貌、家庭背景。而在于他对社会的奉献。奉献是人最高贵的品质,奉献者会赢得社会的尊重与赞赏,并且社会也因为有了奉献而充满温暖。“高”“振”“宁”,拼成了一个充满爱的名字,凝聚成一家人对社会的奉献,将爱心散播到需要温暖的地方,如丝如水、连绵不断。

奉献,人人都能做到:拾起地上的一片垃圾,这是对环境的奉献;多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们,这是对社会年老人的奉献;做一名教师,教育一批批优秀的孩子,这是对祖国未来的奉献。奉献,可大也可小,大到惊天动地,小到举手之劳。中国每年都会新增许多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单亲家庭。高振宁也是其中一人,他们的每一个事迹,都会感动不少的热血青年,积极投入到这条慈善之路中去。感动,无法预定也无法奢求,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触动你的心灵。

爱心成就梦想,坚持成就希望,奉献创造美好!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7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作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封家书,表达了赵一曼希望儿子健康成长,长大了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效自己的祖国。这便是她传给宁儿的家训——要爱国。还有杨启发家庭培育的敬业家风、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诚信家道、罗必炎一家践行的友善家训……这一条条家训,一篇篇家教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思想延续。

走近这些家训,我们感到深深的敬意。努力践行和传承,是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少年应有的责任。

湖北省唯一一名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宜昌学生师楠、宜昌最美聋哑学生黄炼娟、还有余佳琪、李熠辉,四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代表的优秀事迹,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今天通过观看《新春第一课》,我们再次受到了“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以中华家训文化及其优良传统,做我们不可或缺的行动指南,让良好的家风、家训成就我们未来的辉煌。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8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关爱留守儿童。看完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晏爽姐妹俩,她们的妈妈有精神病,爸爸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她们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而我呢,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妈妈和外婆的悉心照料,时不时还闹闹小脾气,爸爸虽然在武汉上班,但每周末都回来陪我。晏爽姐妹俩必须独自走完长达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而我家离学校只有几十米,上下学都要妈妈接送,这让我很羞愧。

记得有一名留守儿童的愿望是:我想到宜昌去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再想想我自己,我在宜昌最好的私立小学上学,享受着最优的教育资源,但却没有认真学习。

城市里的孩子受到了太多的关爱,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爱性格变得孤僻。与那些留守儿童相比,我太幸福了,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爱我的人,同时,我们应该关爱留守儿童,尽力帮助身边的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

点评:小作者的感受是深刻的.,她撷取生活中的点滴进行对比和感悟,深深体会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也开始反思自己,该珍惜拥有的一切了!让孩子从别人的生活里去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我想这就是《开学第一课》的初心吧!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9

今天,同学们观看了《新春第一课》,这次的主题是——拥有家训家规,传承中华美德。这次开学第一课讲了许多小平凡,而大伟大的人物,如:年纪80岁的老人,还带着自己的家人完成画画梦想等等,而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为国捐躯的赵一曼。

赵一曼一生受尽屈凌,她的一生既平凡,又极其不平凡。从小赵一曼热爱读书,但在那时的封建社会,是不允许读书的,这时的赵一曼,明白了她的一生。等到赵一曼19岁时,她结识了刘达邦,两年后成为夫妻。在赵一曼22岁时,被党组织召回,要完成一项秘密的任务,有孕在身的赵一曼,只好与丈夫道别,她没想到这一走,便是永别······日军来了,那项秘密被发现,赵一曼被抓,将儿子托付给丈夫的哥哥抚养。自己被抓到监狱后,一声不吭,日军已不耐烦了,便施行酷刑,可赵一曼还是一声不吭。

日军知道从他口中是得不到任何消息,便下令处死了赵一曼,那时的她,年仅31岁。“誓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这首《滨江怀述》,证明了赵一曼在历史文化上,在人民的心底里,是伟大的!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0

又是一年新春到,开学了,同学们又走进了学习生活。而开学,自然少不了我们必观看的那项影片——《新春第一课》。

今年的新春第一课方式非常的特别,内容也非常新颖,给我很大的震撼。

这次《新春第一课》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影片用景色的描写凸显出景色的美丽,并根据景色,赞颂了几位弘扬传统文化的宜昌人民。

宜昌山清水秀,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地形非常关键,并拥有世界级的枢纽——三峡大坝。宜昌的文化非常多,有山水文化,名人文化,水电文化,巴楚文化和峡江文化。其中巴楚文化,是由巴文化和楚文化所组成的,其中最大的功臣要数周立荣了。他从事弘扬文化30年,曾两次写家乡歌曲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其中《山河恋》更是受人民喜爱。而在峡江文化中,长江号子颇负盛名,而拥有“长江号子王”称号的,要数胡振浩老人,他曾在秭归多次高歌来表达纤夫的生活,被当地小学生学习。而江国新,则是对三国极感兴趣,他对关公很佩服,说他公正,含蓄,宁静,是以为英雄,他从曾画了240多副关于三国的文化。

宜昌是个好地方,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珍惜,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1

如果说家庭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如果说家庭是一株苍翠繁茂的大树,如果说家庭是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那么,家风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家风,家庭的动力便化为乌有;没有家风,家庭的美丽便日暮途穷。孟子曾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就像一个家庭的度量衡,权衡着家的魅力。看完《新春第一课》这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纪录片,我感悟颇深,让我真正明白了何为家风。

《新春第一课》以“传承家风家训,践行核心价值”为宗旨,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充满人情的故事。

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在宜昌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宁儿。一封迟到二十一年的家书充满了一位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深深的母爱,诗中写道“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这一句是多么的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封1936年8月2日于囚车里写的.家书,虽然没有“家风”这两个字眼,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股正义,乐观的家风。尽管赵一曼与宁儿只在1930年4月有过唯一一次合影,宁儿8岁时就失去了母亲,但我相信,宁儿的母亲赵一曼与宁儿的父亲陈达邦所营造的家风,一定会激励宁儿的成长,优良的家风不会被历史长流所泯灭。

《新春第一课》不但讲了英雄的事例,还讲述了许多现代人们在家风方面的佳话,比如受家风影响的红十字青少年志愿者代表师楠,激励全家作画的年余耄耋之年的杨启发,照顾战友父母的李元成,拾金不昧的余佳琪,孝敬老人的罗必炎,美德少年李熠辉这一个个有声有色的故事无不让我感动。

家风就是一个个无言的教诲,教诲着人们走向光明,教训着人们学会生活,她犹如一簇埋藏于心底的圣火,燃烧了人心的贪婪,燃烧了人性的罪恶。愿让家风成为无言的教诲,永远教育着我追寻完美的自我!

新春第一课观后感12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嘿!铃声响了。同学们兴高采烈的走进了教室,李老师精神抖擞的打开白板和我们一起观看“20xx年新春第一课”。

“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我们宜昌有着历史优良传统,过年时爆竹声声响,舞狮采莲闹新春。美丽的宜昌有着美丽的山水文化,西陵峡、山峡大瀑布、大老岭、后河森林公园、柴埠溪……有著名的’水电文化,宏伟的三峡大坝、葛洲坝那数一数二的高级水电工程,世界闻名。

宜昌有着名人巴土文化,周立荣是长阳土家人,他挖掘巴土文化的精髓,20xx年成为新闻重大人物,恋歌声声唱巴土,20xx年9月他的作品《巴土恋歌》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他还担任了宜昌副主席,但他还是继续传承巴土文化,打造梦幻土家。

那铿锵有力的峡江号子,在胡振浩爷爷口中流出,他是秭归人,于1986年当上了教师。1988年前当了船工号子,他以前在江边的时候,经常听见纤夫唱号子,现在没有了,他想是让我把这号子声传下去,还是把它带到土里,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在他的努力下,从秭归唱到了北京,后来再拍号子的MY时在相机前与世长眠,但这号子声已经传到大江南北,传到同学口中了,他是我们永远的峡江号子王。

三国文化赫赫有名,在宜昌就有当阳古战场。汪国新他是我国的一级画师,他手中的关公真是正义凛然,他在拜访小学时带领学生们读三国,写三国,聊三国,看三国,画三国,品三国。还举行关公文化万里行活动,他的画笔三国情,三国文化就这样弘扬下去。

巴楚文化又名土家文化。跳丧,巴山舞,出嫁时哭嫁……这民族文化在宜昌的各个县城里都流传着。

在湖北武汉与四川的重庆的两座城市之间,有一片美丽清晰,环境优雅的地方,那就是宜昌。宜昌未来将会变得更好,这梦想之城的召唤下,使更多投资商人进入宜昌。3年后宜昌便变成不一样的宜昌,5年后你将入住这奇丽的城市。

让我们一起弘扬传统文化,热爱美丽宜昌。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