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博物馆观后感(8篇范文)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是对参观地质博物馆后的体验和感受的总结。它通常包括对博物馆展览的观察、对地质知识的理解、对地质历史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悟等。通过参观地质博物馆,人们可以更深入地…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是对参观地质博物馆后的体验和感受的总结。它通常包括对博物馆展览的观察、对地质知识的理解、对地质历史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悟等。通过参观地质博物馆,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的演变历史、地质现象和自然资源,从而增强对地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地质博物馆观后感是对参观者个人收获和体验的记录,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启示性。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一些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的范文,供你参考学习!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8篇范文)插图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1

早上,太阳早已把它耀眼的光芒撒向了大地,我和爸爸妈妈也已经坐着高铁来到了郑州。

一到郑州,我们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此行的目的地——地质博物馆。刚到博物馆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只巨大的墨绿色恐龙模型。等爸爸买完票后,我便飞快地跑过去看那两只恐龙模型的简介,从简介中我知道了这两只恐龙的名字叫“黄河巨龙”。它的体型是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恐龙化石中最大的,因为它的化石是在我国黄河地区发现的,所以叫“黄河巨龙”。我们继续往馆内走,看到了一个超大的玻璃展柜,里面放着一块巨大的玉石。这块玉石晶莹剔透,从远处看,好像是一座白色略透的小假山。接着我们又看了许多颜色各异的矿石,有铁矿石、钼矿石、铝矿石……了解到由于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洞,如各种形状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牡丹石等。还知道了风化的分类,它们分别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如果它们同时进行的话便又形成了球状风化和差异风化。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便是风化的产物。

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参观地下展厅——了解生命的起源……

我们来到地下展厅,开始继续参观生命演化厅。

生命演化厅里主要讲了:地球上的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是在螺旋式发展进化之中,而生命胞核的DNA又呈现双螺旋结构,在这个双螺旋的展厅内,向我们讲述地球生命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历程。

通过参观我知道了世界上最早的生物是藻类,而植物、鱼、昆虫、恐龙以及后期的各种哺乳动物都是由它进化而来的。植物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它不需要进食也不需要排泄。而动物则分种类需要吃其它比它弱小的动物或植物来维持生命,同时它们也需要排泄。

通过参观,我获得了更多的自然知识,地球真是太奇妙了!以后我还会更多的去了解它。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2

南京素有“天然地质博物馆”之称,假期里,爸爸带我参观了汤山国家地质博物馆。

我来到博物馆外,抬头望去,博物馆的外形是流线型,貌似一层一层的地质沉积剖面,又像页岩,受地壳运动变的’褶皱。这个博物馆一共有四层,目前只开放两层,有四个展厅,分别是地层天书、洞天福地、人类密码、文明之基。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地层天书和人类密码这两个展厅。

地层天书展厅主要讲了古生物的演变,揭开了南京6亿年生物的演化历史。展厅通过生命长河、大地史书、沧海桑田、岩石记忆和地质摇篮五个部分来讲述。

一进展厅,就能看见巨大的显示屏在播放古生物的演变,展厅还展示了各种生物化石。化石是地壳中保存的动物、植物的遗体。最早的岩层中没有化石,岩层越老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新化石结构越复杂,这就是大地史书的奇妙之处。我亲手抚摸了各种化石,经过了上亿年的风雨,这些古生物化石依然存在,真是太神奇了!

展厅中间还有很多玻璃展台,展示了五颜六色的、形状各异的结晶体,有透明中带黄的水晶、有莹石晶簇、有钟乳石、有白钨矿……我知道最硬的矿石是金刚石,还有只能用火划出痕迹的刚石等等。

人类密码这个展厅通过头骨发现、头骨秘密、探秘直立人、人猿之别和进化之路五大部分,为我们揭开了人类的身世之谜。

走进展厅就能看到一个猿人洞,这是一个模拟仿真的古猿人洞,瞬间一丝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

头骨发现展厅还原了当时挖掘的过程,非常逼真。被发掘的头骨是展馆的镇馆之宝,是国家级保护文物。往前走有一个显示屏,在播放头骨出土的视频。继续往里走,你会知道他们当时是怎么生活的,如何狩猎的,住在哪里……

展厅里有一个南京直立人实验室,依靠发达的科技,一个个谜团正在揭开,但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正等我们去探索。

快乐的时光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就得回去了。这次博物馆之行收获可真多,不仅收获了快乐,还知道了很多知识,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3

在美丽的天鹅湖畔,省地质博物馆成为我寒假游玩的精彩一站。对于这个博物馆我早就有所耳闻,终于,2月15日,在大姨、大姨夫带领下,我和妹妹,还有木木(妹妹的弟弟)一起慕名而来。

我们首先参观了地球馆。一进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地球模型,上面的“×××万年前”在不断变化着,这是介绍地球很久很久以前的样子。下方五个电子屏,介绍了地球的基本资料。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地球的基本知识,更好地认识了我日日生活的美丽家园。

走进地球馆的另外一间厅,我们环顾四周:这儿是介绍火山的。我、妹妹和木木了解到了有关火山的很多知识,比如火山是怎样形成的、火山分为哪几种、岩浆是怎样形成的等等。我们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模仿火山的大模型,便奔过去观看“火山”的喷发。“岩浆”涌出,一团团的“火山灰”从火山口喷出。真是奇特又壮观!

走出地球馆,我们又来到了矿物馆。一进入矿物馆,就看见一排排的各种矿物和石头整齐的排列着,有方解石、黄铁矿、萤石、石英等各种矿石。我们进入了“宝石长廊”,都不约而同地瞪大眼睛,走向一座水晶观音像。它晶莹剔透,仿佛是用天下最纯洁的冰雕成的。展柜中有耀眼夺目的紫水晶、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有圆润光滑的玉,还有闪闪发亮的金和银。宝石展现了最美的身姿和面貌,令我们目不暇接。

然后我们就近参观了化石馆。各种远古生物的化石陈列在展柜里,让人眼花缭乱。电子屏上显示了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大大的知识介绍卡贴在墙上。我观赏到了各种各样的化石,汲取着许多关于化石的知识。

最有趣的还是恐龙馆。馆内有很多恐龙化石,我看了一下介绍,喔,全都是中国龙。其中最大的一个化石“恐龙”脚站在三楼,头却伸到了四楼。接着,我步测了一下它从头到尾巴的长度,足足有37步,至少18米!展柜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恐龙蛋里的胚胎化石。妹妹打趣:“你说它还能孵出恐龙吗?”我们都哈哈大笑。

地质博物馆之游,既增长了知识,又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令人心情愉悦,真是一举两得、不虚此行啊!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4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位于金水路18号中国国土资源局隔壁,建筑新颖别致,独具风格。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等多个展厅。

在上一周的周末,早上八点,我就随我班一起乘公交出发去久违的博物馆。终于在九点左右到达目的地,我怀着激动的心走向地质博物馆。

站到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栩栩如生的恐龙,它高8.2米,长超过18米,一个指甲盖长22厘米、宽10厘米。站在黄河迎宾馆的梧桐树下,不需要抬头就能“吃”到树叶。顿时把我们拉进了远古时代。让我们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了无比的好奇心以及向往和憧憬。当然,我们也会靠近巨龙,拍下属于我们的集体照。

接着,我们进入一楼大厅,正中央放着一大块璀璨夺目的方解石,在灯光之下,不同的晶格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彩,不禁叹服大自然这个万能的造物主的伟大。怎知,更令人称奇的在后面。

进入展厅,我才知道原来展厅是在地下,这不禁让我感叹地质博物馆果真是名副其实啊收敛心情,观察四周,发现自己仿佛置身时光隧道,首先踏入的便是宇宙的起点,一个不规则的球状物质,在某天,这个不稳定的物质突然发生了大爆炸,这便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又经过亿年为计数的冷却之后,便形成了现在这个较为稳定的宇宙雏形。

随着在“时光隧道”的前进,我们到了地球的表面,目睹了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也了解、认识了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石;亲手操控了古大陆的聚合、分裂与漂移;在地震剧场感受地震带来的震撼和灾境;了解风化、喀斯特地貌和冰川作用,以及对人类的影响;也体会到了黄河文化。

离开地球厅后我们来到了恐龙厅,恐龙厅又称中生代展厅。在此展厅大家可一睹中生代陆地霸主恐龙、海洋霸主鱼龙、空中霸主翼龙的风采。另外这里还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中国唯一的结节龙,还有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以及数十件珍贵的早期哺乳动物和长羽毛恐龙及恐龙足迹等珍贵标本。还设有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恐龙下蛋、恐龙盖章留念等一些趣味的有关恐龙主题的游戏供大家娱乐。

然后,我们依次穿过了生命演化厅、古象厅,见识了很多之前从未谋面的动物,虽然叫不上它们的名字,但是它们的形象已经深深留在了我们心底。

之后我们又进入了矿产资源厅、矿物厅、地质环境厅。

在生物演化厅,我们看到了最早的生物化石,了解了生命的繁衍生息以及人的演变进化过程。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我们学科的重要性,这些成果都是我们的前辈们用心血研究并积累下来的财富啊。突然发现我们真的好幸运,能够在这个层面上对人体进行了解。但我们同时也发现我们了解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更艰巨的任务要让我们这一代去完成,有更加重大的责任要求我们去承担,我们不能退缩,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前辈们的期待与厚望坚实的走下去,使后代了解更多的生命组成,解开人类的秘密。

骨象厅里,陈放着河南已发现古象化石。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也是现代陆地上最大的脊椎动物。虽然现在大象不多见,但在遥远的古代,它们遍布于世界各地,据说黄河流域曾经是大象的王国。在现在看来固然是不可思议的。

在矿产资源厅有天然的岩石矿物,以及固态、液态、气态的各种矿产。该厅主要展示介绍河南的主要矿产资源和矿业经济概况。在矿物厅摆放着各种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瑰宝,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形成了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矿物资源。人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矿物。该厅还展示了数百种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宝石标本。各种各样的玉石真的是美极了。里面还有各种金银铜锡等矿产,让我知到了大家感兴趣的贵重的金银是从什么样的矿石中产生的,我幻想着那天我会无意中发现一处金银矿。

在地质环境厅,我们领略到了中原大地的各种地质遗迹资源。而且,了解到了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影响。比如,由于所处地区的地质元素的构成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某种化学元素含量大,会造成当地某种疾病高发或比其他地方多发。通过对地区地质环境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地方性多发病。另外,还可以有效的防治地质灾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里面转了两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把地质博物馆转了一遍。虽时间不长,但收获却不少。既拍照了许多值得留念的照片,又在科研、科普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娱乐的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可谓学习、娱乐双收啊。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5

在我校组织下,我班32人在12月4日下午同几个兄弟院系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之后感受良多,写下这篇观后感与同学们探讨。

之前早曾闻地质馆的大名,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去参观,这次马克思基本哲学原理的实践课,让我满足了一下这个心愿。中午大家早早的做好准备,一同痛并快乐着的挤公交车到了位于郑西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地质博物馆给人的第一印象其实有些令人失望,没有河南省博物院较大的占地面积,也不如博物院造型那么别出心裁,放眼望去,广场上只有一个巨大的恐龙模型还算是比较壮观。我的心顿时凉了半截,难道说真是看景不如听景?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队伍进入了地质博物馆那不算大的门。

进入大厅,正中央放着一大块璀璨夺目的方解石,在灯光之下,不同的晶格都折射出不同的光彩,顿时,我立马来了些精神,凑近观看,不禁叹服大自然这个万能的造物主的伟大。怎知,更令人称奇的在后面。

进入展厅,首先让我跌掉眼镜的是,原来展厅是在地下,所以在地面上看来,地质博物馆其貌不扬!当时我就又想起那个教训:任何事情,不要早早的下定论,在不同的方向看,也许会有不同的结果。收敛心情,观察四周,发现自己仿佛置身时光隧道,首先踏入的便是宇宙的起点,一个不规则的球状物质,在某天,这个不稳定的物质突然发生了大爆炸,这便是著名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又经过亿年为计数的冷却之后,便形成了现在这个较为稳定的宇宙雏形。

随着在“时光隧道”的前进,我们到了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各种地形进入我的眼睛,时而巍峨的群山,时而广袤的平原,时而又是苍茫的雪原。最令人难忘的便是各种奇特的地形了:比如卡斯特地形等。在长期的雨雪冲刷,冰川开凿的作用之下,在一些地球的角落形成了那些令人叹服的地貌。突然从地面拔地而起的高山,一块一块叶状片石堆叠而成的石林,高山之中突然出现的巨大溶洞.这些亿年作用产生的石块,沙石,记载了在这片土地上的曾经发生的一切。这些模型做的惟妙惟肖,足以以假乱真,当然,也有许多珍贵的标本,外星来的陨石,钟乳洞的石笋,地下千米深处的断层标本.

.为我们诉说着曾经的沧海桑田。

很自然的,不知不觉的在这个“时空隧道”里出现了生命,到这时,一切都变得越来越有趣了,各种化石也出现在展柜中。如三叶虫这种在传说中的存在,便以化石的形式出现在我眼前,花纹、触角、壳,无一不生动,而这些大量的保存完好的化石,也侧面显示出了当年的这种生物在大海里是多么的繁荣.

.进化是自然的规则,三叶虫、海百合走了,各种鱼类出现,鱼类锐减,大陆结构发生了变化,两栖类,爬行类应运而生,物种也由最初的少数几种开始了大爆发。

最令人难以忘记的也许就是下面的展区了。恐龙,这个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物种,现在就出现在我们眼前,鱼龙长达数米的化石给予我们真实的感觉,十数米的恐龙骨架模型更是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也许恐龙是我们大家最为熟悉的史前物种了,从最初的连环画到后来的《侏罗纪公园》,恐龙的身影无处不在,大家对一些恐龙也是如数家珍,什么马门溪龙、窃蛋龙,都如同早就认识一样。看着橱窗里的骨架,不免唏嘘,曾经称霸地球千万年的霸主,现在却在橱窗里,默默地用化石展现曾经的风采。一个物种无论力量再大,也无论多么的风光无限,在大自然前,显得却是那么得卑微。

随着我脚步的前行,橱窗里的化石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动物的头骨或其他部位的骨骼,这就证明着越来越靠近近代了。经过一个大毁灭,爬行动物大量减少,哺乳动物出现了,袋熊、袋虎以及现在依然生存的.鸭嘴兽和袋鼠,记载着早期哺乳动物的模样,剑齿虎、巨鬣狗,大型猫科动物,依然是男同胞们的最爱,橱窗前不时有男同学用手机咔嚓咔嚓的拍个不停。然后,就是人类的出现了。

在“时空隧道”尽头,是一个巨大的时间表,他把从宇宙诞生到现在比拟成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令人惊奇的是,我发现在这非凡的一天里,绝大部分时间,是没有生命的,直到“晚上”,才出现了最初的一组氨基酸,而现在不可一世的伟大的人类,出现的时间,是23:59:59,而不可避免的,人类也在走向灭亡。

难道就先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什么都是浮云,我们的努力,最终都有会回归成零,再次变成一堆碳氢氧?不!我们的努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正因为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显得渺小,所以我们才要更加的努力,创造辉煌的文明,短期里,我们要让历史记住自己,上升到以万年为计的时光里,我们要让也许是下个可以创造文明的物种记住,曾经有个叫人类的、团结的种族,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小星球上,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

在这之后,我们有参观了其他展厅,比如河南地形地貌展厅,矿物展厅等。其中令人最为印象深刻的就是矿物展厅了,不同分子组成的晶体,令人眼花缭乱,在这里,你才会切实体会到,什么叫做鬼斧神工,现代化的机器,永远也做不出来这种万年积淀出的神话般的美丽。

这次地质馆之行,让我们大家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同时,也让我的思想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时光这个大转轮里,如果你不能抓紧时间,创造出色的价值,也许,你连一个尘埃都算不上,所以,大家努力奋斗吧,为了让时间记住你。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6

星期四下午,老师带我们去郑东新区——地质博物馆参观。

刚进大门,我们就看见两只用石头做成的恐龙,这两支恐龙可真大呀!老师说:“这两支恐龙是母子俩。”我惊呆了。

进入馆内,我们首先看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白色方解石,像一朵大大的牡丹花。我们参观了另外几个展厅,了解到了恐龙其实没灭绝,现在都变成鸟类……

随后我们上了三楼,来到了宝石厅。我一进宝石厅,一块儿巨大的玉石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想:好大好白的玉石啊!它是经过人工雕琢的呢?还是天然形成的呢?接下来我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宝石洞,里面全部是红色、蓝色、紫色的宝石,我还看到了一块儿巨大的紫荆宝石,而且它比我的头还大,我们班里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惊叹:“这块儿宝石真大啊!”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宝石都是自然形成的颜色,并且这可都是真正的宝石哦。”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我们接着又进入了矿产资源区。我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大瓶金子颗粒,还有放在金子旁边一些小矿石,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每一块石头上面都闪着金色的光芒,原来它们就是黄金矿石。我们又看到了放大镜,我趴在上面观察了一下,发现它下面又有一块儿非常小的石头,石头上面有一些花色的小不点儿,讲解员告诉我:这些小不点儿是矿石,它们的用处可大了,它们能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我想,我们可不能小看这些小不点儿哦!

最后我们来到了古象厅,看到了巨大的猛犸象、长毛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去了地质博物馆,我的收获可真大啊,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次参观的。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7

导语: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以下为大学网小编准备的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在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我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站在大门前,我兴奋不已。高大的玻璃建筑物,矗立在那儿,让人觉得雄伟壮观。进了门,只见一个足有几十米高的…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导语:大自然是神奇的,有着很多珍奇的动植物,而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认识了解大自然非常有必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大学网(www.unjs.com)。篇一:自然博物馆观后感今天上午,我和妈妈参观完老舍纪念馆。吃完午饭后,就又去了另一个景点——北京自然博物馆。我们按照纸上写的路线,费劲了周折,终于找到…

电影博物馆观后感

电影博物馆观后感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出发了,一路上有说有笑,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目的地。进入中国电影博物馆,只是轻轻地靠近它,就被它的外表所深深吸引。从博物馆建筑正面看,上部是有数种几何形图案的随机结合,远观如繁星满天,近看则各具形态。它的寓意也与电影有关,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不仅在建筑外…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一)博物馆的陈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观众的需求为第一的思想。陈列展览要有一个准确“定位”。观众同藏品、陈列一样,是构成博物馆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很难想象没有观众博物馆是个什么样子。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为观众服务的。这是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的一个主要方面。博物馆要适应变化的现代社…

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下是PINCAI小编为各位收集整理提供的首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2017年参观首都博物馆观后感星期五那天阳光明媚,我们四年级全体同学怀着激动的…

地质博物馆观后感8

期末考试后,学校组织我们参观了位于北京西四羊肉胡同的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史前生物厅和国土资源厅。地球厅主要介绍内动力地质作用:以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为重点;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介绍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厅展示了自然界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矿物岩石,这些精美奇特的矿物标本生动地向我们诉说着它们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在自然界中所形成的原因和它们自身的特点。

宝石厅展示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展品。这些展品旁的文字说明简洁,再加上讲解员的认真介绍,使我们很快了解了它们的形成过程。来展厅参观后,我们还可以基本掌握宝石的鉴别方法,区分天然品与相似品、合成品与模仿品的本质。还可以在显微镜下放大并观察一些矿物体的显微结构,直观地认识宝石。

史前生物厅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向我们介绍生物的发展路程和各地质时期常见的化石,展示地球上生物的’发生、进化和灭亡的过程。

通过一个下午的参观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既拍照了许多值得留念的照片,同时又学到了地质科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娱乐的同时又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可谓是娱乐、学习双丰收。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