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阅读书籍后的感想和思考的总结。它是对书中主题、人物、情节、语言风格等各方面的深入解读,是对作者意图的反思和自我理解的表达。它可以是赞美、批评、质疑,也可以是对书中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读后感应该具有个人色彩,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它是一种阅读后的反思和升华,也是对书籍的再创造。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一些有的人读后感的范文,供你参考学习!
有的人读后感1
他,是一头耕牛;他,是一株野草;他,更是一位英雄。他,见证历史巨变;他,目睹风起云涌;他,更重燃了中国人上进的心火,他就是鲁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读着读着,我蒙了,诗人臧克家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死了?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什么…听了老师的讲解以后,我才知道:
有的人肉体还在,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可是他的生命已经没有价值了;有的人肉体已经不在了,但他的.精神永存。第一种人指的是反动派,整天行尸走肉,使人感到反感、讨厌;第二种人指的是像鲁迅这种伟人,我们都禁不住要赞美他,向他学习!
“横看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得好啊!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伏下身子给人民作牛马。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么大,其实他俩只有一线之差,这一条线叫做诱惑,有个人做了一件好事,此时,要是他经得起诱惑的话,也就是不求回报,他就是伟人,如果那个人被诱惑了,他就会向社会索取回报,还到处宣扬自己有多厉害:“呵,我多伟大!”
……
“人之初,性本善”,在生命的日出,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我不敢担保我会成为鲁迅先生一样伟大的人,至少,我们应该保留那种奉献自己的忘我精神。这样,当夕阳西下,我们能问心无愧,我对得起自己,我对得起他,那一株野草,那一头耕牛,那一位英雄,那一位见证历史,目睹风云,重燃人民心火的人——鲁迅。
有的人读后感2
今天,我们学习了臧克家先生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诗歌——《有的人》。
这首有很有韵律感。如“不朽”和“火烧”,“摔垮”和“记住他”,这两组词读起来很顺且易懂易记。整道诗的的律感也由此可见一斑。
这首诗有很深的意境。比如本诗的第一小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它的意思是一种人,虽生犹死(身体苟活而灵魂已死);一种人,虽死犹生(身体已死而精神不灭”。很名显前者是指剥削人民利益的人,而后者则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群人。作者在赞扬鲁迅先生等人的’同时又讽刺了剥削人民利益一派。
本诗所讲内容丰富。它若全部译意出来能写一篇文章,所以只举一个例子“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还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指的是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想流芳百世的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也早已臭名绍著;而“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和爱真的深厚的情感。短短的两句话译意过来竟有如此丰富的含义,真是不得不令人佩服啊!如果再讲究到一字一词,怕是这两句话便足以构成一篇文章了。
生活中也是如此,有的人,我为人人;有的人,人人为我。可若没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又从何而来,越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不指全部),越是想着我为人人。
有的人读后感3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一首诗,而同时他也是我们今天课上所学习的文章。当时我刚读完这篇文章时,我的第一感受其实是对作者的敬佩,说实话,比起现代人三句话不离脏字的辱骂,这篇文章的批评方法和心理观念的表达清晰度也毫不逊色。但随着老师的一步步深入解析,我对这首文章的感觉并不只是在那浅浅的一层了,我发现这首诗中所描写的两位人,在我们身处这场疫情中就处处可见。
一些原本日常中披着华丽的外衣,脚踏在人民头上的富人或中产阶级偏上的人,在这疫情中却脱下了自己的外衣,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钱,宁愿做一只胆小怕事的老鼠,蜷着尾巴逃到了外国。但有些人其实家境并不非常富有,并没有很大的权力,却仍挺身而出去治疗他人。他们宁愿做为人民服务的牛羊,也不愿成为只会剥削人民钱财在遇事时却卷铺盖走人的小人。
还有些人他们不求自己的利益,他们愿付出自己的一生,去造福其他人民的生命,他们会为了让社会上的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剥削去自己睡眠的时间,将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全部换为了一种种新型病毒的疫苗。但反之,有一些与那些用心造福他人的人,一个职位的家伙,却为了偷懒而找各种理由离开自己的工作职位。更是有些人甚至会用自己所想象的治疗方法去哄骗他人做错的事,心中除了炒作之外,其他的`一无所有。
还有一类人,他们为了人民的安全日夜都投入着自己的工作,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全,可以将一切都抛诸脑后,却从未考虑过自己是否有损伤到自己的身体。但有些家伙却把这些都当做理所应当,只贪图自己的利益,从不考虑他人的安危害,聚在一起大吃大喝,不听他人劝导。
也希望我们这些一直被保护着的社会上的人民能够更加的去遵循法律,跟随规则,让这些宁愿为我们而牺牲自己的人更加好过一些。这便是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最深刻的感受。
有的人读后感4
不记得哪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么,广大人民对于我国的大文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评价是什么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鲁迅先生在人民的心中自然是重于泰山,他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今天我读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感悟颇深。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诗人威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写于1949年11月1日。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作者参观了北京的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联想到鲁迅先生一生不懈的奋斗、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一生,作者情难自已,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篇——《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诗文中,作者以高度浓缩概括的诗句,总结了两种人、两种人生选择和两种人生归宿。一种是像鲁迅先生一样“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一种是“骑在人民头上、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诗中这两种人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的不同的人生选择,最后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归宿。像鲁迅先生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人民永远怀念他,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广大人民的心中。相反之,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这一句话,我想很多人都是念叨在嘴里觉得很熟悉,我们读过的书有很多,可能读过就忘掉的也不计其数,但是对于这一句话却永远不能忘记。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历史上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历史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做人要做为人民而活的人,做人要做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忧国忧民的人,做人要有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人生写照。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有的人读后感5
《有的人》是当代诗人臧克家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一首诗,诗中批判了那些欺压人民的反动统治者,赞扬了那些甘为人民服务的人,表现了作者怀念鲁迅并赞扬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精神。
诗中告诉了我一些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像诗中所说的甘为野草的人,无私为集体奉献,为集体服务。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个小小的班级体中,不要把自己放在这个班级体之外,好像跟这个班没有关系一样,要时刻想到自己是这个班级体的主人翁,把班级体当成自己的家,多为这个集体作贡献,多帮助同学,不要做了一点好事,似乎是吃了个大亏,这是一个自己经常生活的地方,为自己生活学习的地方做一点事,也没什么大不了。
比如做卫生值日,几个星期才轮一次,我们要好好做,一次做好,第二天来了,坐在个干净的教室里学习,精神也好多了;这精神一好,学习效率也就高了。一次卫生要是没做好,再做第二次,这次是被罚做的,被罚的心情自然也不会太舒服,心情一不好,学习效率也就低了,学习效率一低,又会引出一大堆麻烦。一点小事,做好了对自己有益无害,做不好,麻烦一大堆。所以,一次做好,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干嘛非要做个两三次呢?
还有一类人,口上答应得挺快,这个那个全都要抢着做,包下来后又不认真去做,他们为了在同学们面前露露脸,显显威风,却往往做些傻事。做这些事前,最好先将自己的时间重新安排一下,不要接下来后,忙着去玩,把这些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要么就是接下来后才发现没那个能力,却又放不下面子去和老师讲,所以,这种情况时,先考虑一下能否从玩中挤出一些时间来,完成这项任务。也不要认为这样做很吃亏,俗话说“吃亏是福”。玩的时间以后多得很,为集体做点事情的机会却不多,更何况做一次好事,还可以长点见识,算不上吃亏,再者是为了班级体做事,根本谈不上吃亏。再就是先考虑一下自己有没有能力,免得发生尴尬的场面。
我们生活在这个班级体里,从小就要培养为班级同学服务,多做些贡献的精神,这样,长大后才能多为事业做贡献,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
有的人读后感6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更是我读了《有的人》以后最深的感受。《有的人》就是对两种完全不同的人做了分析。
像鲁迅一样的人,他们活着,一切都是为了别人。他们活着,为的是追求新社会,为的是带给人民新的知识,为的是让每个人过上好日子。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武器”,来教育老百姓,来对付敌人,他们的武器是强有力的。他们的内心是无比伟大的,他们的思想是无比先进的,但他们的外表又是极普通,他们是世界上最普通、最高尚、最伟大的人。他们不追求荣誉,而只是想俯下自己的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只是想做一颗野草,这就是他们的普通所在。而他们的目的,是让人民过得好,是为了建立新社会,更甘愿同罪恶的旧社会同归于尽,这也就是他们的伟大、高尚之处。他们为了人民献出自己的一切,人民感谢他们,感谢他们为人民做出的牺牲。人民称赞他们是时代的先驱,是人类心灵的美化师,更是人类先进知识的最早拥有者。他们活着,是人民幸福的保障,如果他们长久离开了我们,是人民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他们即使离开我们,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他们那高大的形象和高尚的情操,更不会忘记他们为人民牺牲的一切。他们的精神光芒四射,永远不会消失,他们的思想和寓言,永远启发和鼓舞着下一代。他们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人们会把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的丰功伟绩一起刻在心上。
而另外那些人哪!他们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喊着:“看看,我多伟大。”而人们呢,给他的只是轻视。他们靠剥削、压迫人民来生活。他们是社会的’寄生虫,是吸血鬼,是一个个令人恶心的东西。他们活着,就威胁这人民的安全,人民希望他们早死,全死光,人们诅咒他们!他们的作威作福换来的是什么,不是人们的尊敬,更不是敬仰,而是反抗,人民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他们必然被推翻,他们的下场更是令人拍手称快。他们是臭名远扬的人。
我们这一代人,虽处于和平的幸福时代,也要学习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有的人读后感7
诗分为现代诗和古诗两种,我特别喜欢具有押韵风味的古诗,对现代诗相对冷漠,但只有一首现代诗例外,它就是——臧克家的《有的人》。
这首诗是作者为了纪念鲁迅逝去十三周年之作。整首诗结构简洁、题目新颖又独特。更让人耳目一新的是,这首诗是通过对两种不同的人对比而进行的。赞扬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有人的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我品味良久,感受到了一丝哲学,在那个时代,反动派骑在人民头上,耀武扬威,欺压人民。可鲁迅虽然在地下永远长眠,但是活在人民心中,反动派虽然还活着,但是在人民心中早已死亡。鲁迅的精神永驻,在人民面前永远那么伟大,鲁迅的精神和思想永驻人间。
鲁迅和反动派,一位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鲁迅为了更多的’人更好地活着,时刻为人民服务,捍卫人民的利益;而反动派却让别人不能活,一切为了自己,侵害人民的利益,处处欺压、迫害人民。
鲁迅用他的武器——笔。揭露了反动派种种的罪恶。反动派曾多次威胁他,可他心里永远没有退缩,只有一往无前,令反动派害怕,让老百姓心安。
后来,人民站起来了,有自己的话言权,鲁迅和反动派又怎么样了?
反动派对人民如此差,相信不用我讲大家也会知道;爱护人民的鲁迅则被人民无限崇拜和爱戴。
鲁迅,伟大的民族英雄,在这里,我向你致敬。
有的人读后感8
人生有何价值?其实我并不能准确地回答你这个问题。但是自从我读了《有的人》这首诗,再经过细致地咀嚼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人生有何价值,决不是索取,而是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初读著名诗人臧克家《有的人》一诗,曾发疑问: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却如同死了一样;有的人死了却活着呢?
后来,通过老师的精讲点拨我才明白过来。像宋朝的奸臣秦桧就是一个“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坏家伙。他死后还要遗臭万年。所以他活着就比行尸走肉还不如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仇恨腐朽的统治者,心甘情愿做人民的牛马,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人民把他捧得很高,很高”因为鲁迅先生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所以,他死了,人民永远纪念他,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虽死犹生!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进一步明确了生命的意义。
想想现在社会上那些贪官污吏,腐败堕落,再想想那些唯利是图、利令智昏的不法商人,还有生产伪劣产品的“企业家”,他们虽然活着,但他们有人性吗?再看看解放军战士,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总是最先出现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他们向祖国和人民索取什么了吗?再说我们的老师,他们呕心沥血,培育学生成才,虽然待遇低,可也无怨无悔,更有广大劳动人民正在辛勤地创造着灿烂的明天,……他们都正在默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反复拜读《有的人》,我不禁感到汗颜,原来,我也只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还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来掩饰自己的过失,感谢这首诗,它像一丝和煦的春风,拂过我那即将干涸的心田。我终于明白了生命的真谛。
有的人读后感9
《有的人》全诗通俗易懂,篇幅短小而容量极大,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全诗又是那么潇洒旷达,毫不留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谛: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全然取决于对人民的态度,造福人民者永生;压迫、危害人民者速朽。
作者大胆借鉴古诗用典的手法,在诗中运用了一连串能引发读者联想的典型细节和比喻。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当牛马”,使读者联想起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再如“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会使我们联想起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句的意境。虽然是政治抒情,然而却运用形象思维,诗句优美,琅琅上口,使人过目难忘。
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具有永恒的魅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习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论怎样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光荣与羞耻,伟大与渺小,永远是不会颠倒的。人们要想活得有意义,要想使自我的人生焕发出瑰丽的光彩,那就应当永远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你也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有的人读后感【多篇】范文。
该篇DOC格式有的人读后感【多篇】范文,共有3994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本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立即下载:有的人读后感【多篇】.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编辑和打印编辑推荐:下载该Word文档
有的人读后感10
只要是读过叶圣陶童话的人,我相信一定会深有感触。就正如鲁迅所说:“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的确,圣陶爷爷的童话总是给予人无限感慨,更可以说是惊喜,直接说就是一种心灵的震憾。全书23篇短片篇童话,每一篇都引人深思,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每一篇我都会细细品味。圣陶爷爷的童话就像是一张色彩滨纷的梦网,将我陶醉其中。我为童话中的主人时悲时乐,有时会为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而高兴的手舞足蹈,同时也为了一个无言的结局而掉眼泪。由此可见叶圣陶的童话达到了何等的境界呀!
我是很欣赏叶圣陶的写作手法的,他能灵巧的运用身边的一切事物,从而妙笔生花。譬如《小白船》:
一条小溪是各种可爱东西的家。小红花站在那儿,只顾微笑,有时还跳起好看的舞来。绿色的草上缀着露珠,好象仙人的衣服,耀得人眼花,水面上铺着青色的萍叶,矗起一朵朵黄色的萍花……
这是何等怡人的美妙叙述呀!当我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的心不知不觉的被带进了这梦幻其中,成了这其中一员,和那红花﹑绿草﹑一起尽情舞动……
当然精彩的还不只这些。再如《梧桐子》中对梧桐子的描写,多么逼真,他们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都刻画的栩栩如生,仿佛那就是一群活泼蹦乱跳的小生物。绿色的帷幕。深蓝的天空。幽静的庭院,衬托出自由活泼的梧桐子。显的一切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我不禁要赞叹起圣陶爷爷的返童之笔,他能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孩提的梦境里,然后又把这种美丽的梦境跃然纸上,这是多么美丽的叙述呀!
但是美好的东西是不会永久的,叶圣陶也不自禁地融入了许多“成人的悲哀在里面”。《傻子》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然,在我们看来,好人会一生平安,坏人就会得到应有的惩戒。在叶圣陶的童话中,他不仅有力的证实了我们刚才说的一点,并且更深入一步的想到原来的那个黑暗的社会并转存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让我们好好学习,珍惜眼前的一切。正如童话中的傻子,虽然在别人眼里他就是傻。笨,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代表的就是善良的那一类人们,他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真诚。勇敢……他身上闪耀着那种炽热无比的光芒是每个人都无法承任的!故事结尾,相信每个人都会知道:善良的人总会得到应有的尊敬!
虽然《傻子》是一篇童话,但这里面的每一字一词都揪住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可是在另一方面,我很好奇。在我们这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中,我们最尊敬的傻子哪去了呢?
感想就谈到这里为止,虽然我还是有许多话是要说的,只是用书面表达是无法传递罢了。所以最后,我还是要感谢叶圣陶先生,是他才让无数人看到了中国童话在源源不断地前进,更让我们看到了童话的另一面——一个全新的世界。
有的人读后感11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里面是由好多个不同的故事组成,不过,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其中一篇叫《稻草人》的文章了。里面讲述了一个柔弱的身无缚鸡之力的稻草人在坚守岗位的同时的所见所闻,以及那时候人们贫苦而又痛苦的生活。
人是上帝亲手造的,且不问这句话对不对,我们可以套一句说,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我们这个稻草人,跟别人的没什么两样,穿着用稻草扎的朴素的黄衣服,它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人把这一段插在农田里,它就日夜站在那里了。
这个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婆,年前死了丈夫,和儿子种了三年的田,才勉强还清丈夫的丧葬费,可儿子随后又突然得了白喉,也死了,老婆婆当时就昏过去了,又落下个心痛的毛病,稻草人知道主人的情况,自己也总想多尽一些力,看着田里一大片可爱的小麦,它知道,今年又会有个好收成了,它终于可以看到主人的笑容了。突然,飞来一只小蛾,小蛾对于麦田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稻草人拼命挥动着扇子,可小蛾并没有丝毫害怕,它飞到一片叶子上停下,一会儿又飞走了。稻草人清楚地看到那叶尖卷了起来,上面密密麻麻地挤着一些卵,这下完了,等卵孵化了,就会开始在麦田里为所欲为,那,这一年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这时,它听见一阵咳嗽声,便向远处望去,发现一条渔船,船舱里有个孩子,他说想喝茶,可妈妈实在没有钱给他买茶,眼看孩子的咳嗽越来越厉害,妈妈急忙给孩子倒了一碗水,孩子喝了才好点。看到这一去。这时,他又看见一个女人,因为丈夫赌博输情景,稻草人暗暗伤心,真想自己去给那个可怜的孩子提一壶茶掉了家里的所有东西,居然也要卖了她,她站在高高的河边,闭上了眼睛。不好,她要自杀!稻草人非常着急,想把大家都叫起来,可是,它毕竟是一个稻草人啊,怎么说话?……扑通!尸体,是人们第二天早晨才发现的。那老婆婆也赶过去看,路过自家的田地,发现已被蛾子幼虫咬成光杆的小麦,她急得直跺脚,放声大哭,大家跑过来问她劝他,看见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
这是多凄惨的一个故事啊!老婆婆,丈夫儿子都死了,连辛辛苦苦种的麦子也毁于蛾子之手;那个可怜的孩子,那么穷,连一口茶也喝不上;悲惨的女人,丈夫赌博输掉了一切,最终她只能选择死亡……这是源于那时社会的黑暗,祖国的贫穷,人民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自从20-年建国以来,祖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像书上所说的那些事情永远都不会重演了,人民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孩子,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祖国辉煌六十年的变化,但,我却深深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也知道这种幸福生活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结果,我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