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总结报告是对某一展会活动的全面回顾和总结,包括参展商、观众数量和质量、成交情况、活动亮点和不足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它旨在帮助参展商和观众更好地了解展会效果,以便于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为下一次展会提供参考和借鉴。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一些展会总结报告的范文,供你参考学习!
展会总结报告1
一、上周主要工作
1、5月7里安排部员参加商家说明会
2、5月8日至11日跳蚤市场期间安排商家签到工作及以及抽奖券的发放工作
3、5月13日安排部员退还跳蚤市场押金工作
4、跳蚤市场期间骨干及部员的考勤工作
5、跳蚤市场期间咨询处和抽奖区的叫水工作
6、一站式学生证补办及火车票加磁工作
7、与家教部联谊活动
二、工作概况及完成程度
1、5月7号下午5:30部员准时到达说明会现场并完成摊位牌抽取,资格证发放及抽奖券的发放等工作
2、5月8日至11日安排了部员商家签到工作及以及抽奖券的发放工作
3、5月13日上下午分别安排了两名部员参加押金退还工作
4、跳蚤市场期间完成了骨干及部员的考勤工作
5、完成跳蚤市场期间咨询处和抽奖区的`叫水工作
6、第10周和第11周为一站式学生证补办及火车票加磁工作,各部门部员能按时到一站式值班
7、5月12日本部门与家教部进行了联谊,两部门部员之间能够安排好相关的工作,最终也达到了联谊的效果
三、工作中的优缺点
优点:1、跳蚤市场报名期间、商家说明会以及跳蚤市场期间,部员们能准时到达报名现场并完成相应工作,积极性较高
2、在联谊活动具体事项讨论中,部员们由起初的处理问题不够成熟,到最后能够安排好联谊的各项细节
缺点:1、跳蚤市场期间商家们签到的主动性不够强,部员要下至摊位进行签到及发放抽奖券
2、跳蚤市场前两天出现了商家乱摆摊的情况,影响了签到工作
四、本周工作计划及应注意的工作细节
1、第12周还要进行学生证补办工作,请各部门部长做好通知
2、安排好阳光校园行的报名及活动的相关工作
3、重点培训部门部员预算表
展会总结报告2
一、文学社社员结构
1、采用小组制。第一批入社成员先询问是否愿意担任组长,愿意的成员由文字总监随机命题审核。
组长的责任是小范围的组织社员、按时的`收每个月的主题作文、审核新成员、协助组织部动员社员、协助人事部工作。组的名字可由组长与组员制定,以增强团队的凝聚性。人事部需注意:保持组与组之间友好与良性竞争的状态,切不可出现内部斗争。
主题作文:此为文学社社员每人每月必做作业。由当月《镜》文字部分的主题为题目,由文字总监写出主题解析。每人以此为主题写作一篇短篇(50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字数不限。
审核新成员:我们采用试题来审核新进社员,社员入社可以先选择进入哪个组,然后做好试题后将试题给组长,组长着重审核文字功底。
2、竞争进步机制的形成:以杂志录用篇数分为下列几个等级——实习写手(0篇)-正式作者(3篇)-优秀作者(7篇)-专栏作者(10篇以上,并且每月一篇)-签约作者(20篇以上)优秀作者:《镜》采用7篇文章以上(包括7篇)者,可以成为优秀作者,其稿件可通过初审直接终审。
专栏作者:《镜》采用10篇文章以上者,可以成为专栏作者,在《镜》上开专栏,若有长篇可以优先连载。社团比赛可以直接通过初赛。
签约作者:《镜》采用20篇文章以上者,可签约成为雏菊旗下作者,垄断该作者所有文章电子出版权。若有长篇可优先在杂志连载,我们也会尽量为其联系出版社出版该作者长篇,并且我们也可以为其出版电子单行本。
二、外宣部未来工作
1、在各个论坛、贴吧、文学群等地方发布知更文学社招募社员的宣传文件。
2、联系出版社、文化公司等,拓宽写手出版途径。(也可联系实体杂志,对于优秀稿件可荐稿。)
3、定时邀请一些知名优秀的写手或者实体杂志编辑来进行文学沙龙。
4、招募一些擅长Photoshop的部员,做一些社团的宣传签和海报等。
5、管理论坛知更文学社专属版块、拓展知更的微薄等
6、组织专人负责接待文学社新社员,为其解答疑惑等。
三、策划部与组织部未来工作
1、活动类型与频率:头脑风暴(两周一次,时间为30分钟~1小时)文学沙龙(具体按外宣部的邀请情况而定,最好为两个月一次,时间为1小时~1小时30分钟)社团比赛(一年一次,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2、活动组织大体流程:策划部需提前一星期边拟定好策划案。将策划案交至组织部。组织部通知组长,组长动员组员并记录参加人员,组织部同时对全社发布活动通知(包括形式、时间、人数等)活动进行时由组织部负责现在纪律和主持工作。
四、人事部奖惩规章与未来工作
1、奖惩规章:暂未定
2、人事部未来工作:
、记录收集社员人事资料
、社团会议时登记未到成员与请假成员
、小组的管理
注:管理层内部成员平时不要屏群,要记得关注群邮件,开会如果不能来麻烦跟人事部请假。我们管理层给社员带个头。
展会总结报告3
今我参加了北京的一次展览,这是自我第一次参展,很兴奋、也很期盼。展会回来后,简单的总结了一下这次参展的经历,此刻跟大家一齐分享,期望能多少有些用处啊,呵呵^_^如果大家有好的推荐,请写下来哦。
正文:
参展前的准备:
1、公司的宣传资料、技术样本、展品、名片和会来自我展台的客户名单表。
2、而针对会来自我展台的老客户能够准备一些小礼品,除此之外,还可另外备一些小的礼品用于送给意向比较大的客户。这些礼品能印上公司名称和LOGO,这样既能表达心意又能让客户对你有印象。
参展期间注意事项:
1、针对老客户:能坐下来聊聊,问下他对之前的供货是否满意、是否有哪些还需要提高、改善的;再问问对方接下来有什么采购的打算;最后送点小礼品,以表心意。
2、针对新客户:要主动接待客户,应尽量留下对方网络的联系方式,有MSN或SKYPE,这样方便以后联系,在与客户聊天的时候尽量了解清楚对方的公司性质(是贸易公司还是生产厂家)、主要采购的产品和基本要求。
PS1:必须要主动,不要期望客户会主动上门来找你。在展台外张望的客户能够主动上前请对方到里面参观,并互留名片。来参展的人一般都会来一两天的,如果第一天他有来你展台参观,但没有多大的意向,那么第二天当你再看到他的时候必须要请他到里面坐坐、详谈。
PS2:不要轻易放下,利用好所有你能用上的资源。记得第一天一个国外客户(那里暂称为A)来我们展台时只大致的看了一下我们的产品,而且他旁边有一个中国人(是他在中国的供应商,暂称之为B),这次还兼他的翻译。我也是第一次参展,没什么经验,不懂怎样把握住客户,等他们走了之后才想到其实这个客户就应是能够立刻订单的,但是这时候已经晚了。但是突然想到B他们的展台就在我们前面,我下午就一向注意前面的展台,呵呵,等了很久,最后看到他们回来了,等A走了,我就过去跟B聊天,从他那了解了一些关于A的信息,并得知A明天还会来展会,而且这次是B负责A的行程安排,我就请B明天再邀请A来我们展台,我们能够细谈。就是这样,这个客户第二天又来到了我们展台,并简单的下单了(十分感谢B^_^)。虽然这次有点后知后觉,但亡羊补牢,仍然为迟。此刻我正等A确认PI,期望能与A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3、及时记下客户的信息,将重要的信息写在客户的名片上。展会时光短、人多,很多时候都忙但是来的,如果你等晚上回去再来慢慢整理名片和客户的信息,那很多东西都会忘记的,而且晚上回去肯定都很累了,哪还有那么多精力,所以当时就将最要的信息写在相对应的名片上,这样回去也方便统计、也不容易搞错。
展会后的跟踪:
展会后的跟踪是相当重要的。
1、回公司后,立刻把所有名片整理归档,分为重要客户和一般客户,然后全部邮件发送公司的相关资料。
2、如果客户三天之后还没回邮件,就进行电话跟踪,务必要让对方记住自我。
展会总结报告4
一,展前的准备:精心策划。
销售人员接到公司的参展通知时,就开始准备本次参展的前期工作。首先就是:
客户的邀请。展位确定下来后,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遍发英雄帖,邀请客户届时参观你的展位。邀请函要注明展会的名称,时光,公司的展位号,参展人员及联系方式,顺便也可附带一下最新推出的产品。邀请的时光一般在展会前一个月左右。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首先,你告诉客户你参展了,是在传递你有实力参展的信息;其次,参展商由被动的等客户变成主动请客户,效果更加明显;再者,应对面的沟通要比电话或邮件沟通要容易的多。参展时公司往往配备专业的技术工程师,应对面的沟通更能了解客户的产品需求及应用,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产品知识再学习:对于参加专业产品的展示会,参展人员必须要对自我本公司的参展的产品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以便我们在会议期间正确的引导客户。我们公司与其他公司不一样,产品领域涉及比较广泛,因此要针对此次参展的重点来学习相关的产品。比如:光电展就多学习了解陶瓷插芯及陶瓷套筒方面的知识。上海电子展多学习片容片阻方面的知识。LED展就多了解我们的LED陶瓷基座方面的知识以及他们所有的应用等。
二,展中细节:持续斗志,胆大心细。
如何会出现以上标题?参展前的各项细致的准备都是为展会做铺垫的,参展中与客户的交流至关重要。细节决定成败,在参展过程度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持续斗志:参展人员必须要注意自我在展会中的形象,站立迎宾,精神抖擞,良好的精神面貌不但体现了公司的活力和蓬勃向上的氛围,更能向客户展示自我的良好素养提升客户与我们合作的信心。
胆大心细:应对光顾展位的客户,不要胆怯,要主动打招呼,观迎进来参观。但是专业性的展会会有很多同行参展,所以对于与竞争对手的交流,要做到有所保留,但更需要互相的沟通交流,尽力从对方的言谈中,了解到行业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参展也是对同行进行全方位了解和摸底的关键时刻。
接待老客户:1,询问客户对以前使用的产品有何推荐。2,询问客户将来需要的产品及具体的数量。3,了解客户与三环后续合作的份额及规划。
接待新客户:了解对方是厂家还是经销商,主要生产产品,所需求产品的数量。因为在展会期间来访人员比较多,不会沟通很长时光。因此要留下对方详细的联系方式,若来访人员不是采购,请对方推荐并索取采购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跟踪联系。
资源收集:销售人员信息渠道十分重要,因此在参展难得的机会中,建立后续行业信息来源的渠道。与媒体或客户互留产品宣传资料,索取样本。起到资源互补共享的效果。
谨防探子:展会上经常会碰到同行中的探子,他们会扮作客户来套我们的价格和我们的产品宣传资料及技术甚至客户资料,所以对此我们的参展人员要持续高度的警惕性。对于索取我们资料的人员,我们需要详细询问他的需求及他们公司状况,根据决定来分析是否后续的进一步接洽。
三,展后总结:整理资料,及时跟进。
参展结束,只能说工作只进行一半,真正起作用的是展后及时跟进。这时我们需要做到的是:
客户分类:根据展会上与客户谈判的过程及结果,将客户分为正式客户,潜在客户,无效客户。那里的正式客户是指老客户。潜在客户即指对我们的产品有明确的订购意向,只需进一步跟进,确定一些细节即可订货的客户。无效客户指仅在展会留下名片,没有进行过交流,且对方仅是收集一些资料的客户。将展会期间的客户记录进行梳理,与客户对应起来,再做进一步的沟通接洽。
联系客户:给客户发邮件,邮件中体现出参展的资料,感谢客户的关注。对重点客户要重点联系,先联系重点客户,分清主次。若参展中有与客户的合影照片,顺便发过去,做为纪念。
回复客户:邮件发出去以后,陆续会收到一些回复。对这些回复要认真阅读,掌握客户的真实的想法,针对客户的回信资料及时复信。如果客户需要就某产品的报价,那就专门为客户制作报价单。
再次跟进:如果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及价格比较满意,我们就诱导他购买产品,按照公司销售程序,进行初期合作。如果我们发了邮件,客户没有反应,一个礼拜后再发一封与上次有所变化的邮件或电话询问结果。以便我们确定此客户后续合作的可能性。
公司参加专业性的行业展,不但能在同行业中秀出自我公司的产品实力,更贴近的服务于客户,也并能从相同参展的客户当中,看到自我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也许从某次的展会当中,不能立竿见影的见到成效,接到很多的订单。但我相信透过公司的大力宣传及推广,再加上后续开发工作的跟进,多与行业里各方面的信息融汇交流,让专业的展会真正的成为服务于我们的品牌的推广,产品的展示及公司实力的展现,因此让三环的品牌效应遍布中国,走向世界。